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
被引量:2
A Comparison of Integration between EU and ASEAN
出处
《东南亚》
2004年第3期7-13,共7页
Southeast Asia
二级参考文献30
-
1罗荣渠.东亚崛起的现代历史意义与21世纪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1992(2):4-8. 被引量:13
-
2.《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N].《人民日报》,1997年8月10日.
-
3彼得·恩格.《转变中的东盟》[J].华盛顿季刊,1999,.
-
4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
5岛田数之.《地区大国应协调建立"多极型秩序"》,《朝日新闻》1999年7月13日.
-
6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36页.
-
7Samuel P. Huntington,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9, Vol. 78,No. 2.
-
8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 December 1999.
-
9Samuel R. Berger, "American Power: Hegemony, Isolationism or Engagement," speaking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on October 21,1999.
-
10Samuel P. Huntington, op. cit.
共引文献26
-
1金新.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演化与治理困境[J].东亚评论,2020(1):108-131. 被引量:2
-
2李杰豪,张彩蝶.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下的亚太政策与影响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6):19-24.
-
3杨光海.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J].国际论坛,2002,4(4):29-34. 被引量:6
-
4周中坚.让南疆历史重镇龙州重放光辉——献给龙州建置1290周年[J].东南亚纵横,2004(11):64-68.
-
5韦红.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主义的特征[J].世界历史,2004(5):17-23. 被引量:1
-
6杨慧仙.五维数字城市系统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2):91-93.
-
7唐笑虹.试析冷战后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6(5):33-37.
-
8张锡镇.东盟的历史转折:走向共同体[J].国际政治研究,2007,28(2):123-134. 被引量:13
-
9唐志明.东盟与欧盟区域整合之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6-101. 被引量:1
-
10张锡镇.《东南亚国家联盟宪章》解读[J].亚非纵横,2008(1):35-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
-
1楚岛生.青年政策研究之我见[J].中国青年研究,1990(3):5-6. 被引量:7
-
2张帆.世纪之交的欧洲青年和青年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5(1):38-42. 被引量:2
-
3谢红军.中韩青年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3):22-26. 被引量:3
-
4Mary Daly and Katherine Rake. Gender and the Welfare State . Care, Work and Welfare in Europe and the USA.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2003, p.41.
-
5霍华德.威廉姆森,董艳春.关于欧洲的青年政策[J].青年探索,2011(3):89-92. 被引量:3
-
6陶希东.全球社会危机与青年政策建设——基于“占领华尔街”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1(11):35-3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黄桂良.粤港澳区域金融合作的收敛性效应[J].国际经贸探索,2010,26(2):26-31. 被引量:2
-
2范爱军,都春燕.“10+3”经济合作中的收敛性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0(8):42-46. 被引量:6
-
3陈可达,杜德斌,张战仁.欧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548-554. 被引量:11
-
4尹华,普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老中贸易效应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3):27-32. 被引量:1
-
5高锦.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主要一体化组织的绩效评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30(4):53-60. 被引量:2
-
6颜海娜,张要要.回归后香港的青年政策:特点与反思[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54-60. 被引量:1
-
7宣昌勇,张纪凤.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经济收敛效应的解析[J].江海学刊,2017(4):74-80. 被引量:5
-
8楚国清.我国青年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17,26(3):5-13. 被引量:6
-
9刘庆帅.“青年危机”与“发展承诺”:世界青年政策的转型与启示[J].青年探索,2020(5):41-49. 被引量:15
-
10陈乔,黄志敏,张正华.经济与金融的空间集聚与收敛效应--基于中国-东盟的实证检验[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10):35-40. 被引量:1
-
1李玮.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4(11):59-63. 被引量:5
-
2黄小芳.欧盟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J].东南亚研究,1996(4):34-36. 被引量:1
-
3古舒睿.浅谈区域经济合作——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为例[J].经济师,2014(10):19-20.
-
4何军明.欧盟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及其特点[J].亚太经济,2008(3):19-22.
-
5周丹,邓也含.好的舆论环境助推生产力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08(3):108-108.
-
6苏波.努力开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J].杭州科技,2003,24(6):28-30.
-
7张永霞,李小龙.内蒙古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6(36):41-42. 被引量:1
-
8徐凡.欧盟与东盟FTA谈判新动向及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12(2):9-12. 被引量:2
-
9Finn Ostrup,Lars Oxelheim.国际一体化对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07(2):72-91.
-
10奔小康,别忘了进城农民工[J].江西劳动保障,2003(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