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
被引量:35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ies and Social Works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4年第12期22-23,共2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同被引文献444
-
1万江红.资产如何为本——兼论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J].求索,2021(2):82-89. 被引量:3
-
2胡慧.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565-569. 被引量:14
-
3福建农村社区建设课题组.福建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厦门市湖里区禾山镇实施“村改居”的调研报告[J].东南学术,2003(S1):121-129. 被引量:8
-
4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1(2):76-82. 被引量:43
-
5王思斌.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J].河北学刊,2007,27(3):64-67. 被引量:98
-
6徐永祥.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J].河北学刊,2007,27(3):67-69. 被引量:21
-
7王亮.浅析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6,21(6):57-58. 被引量:6
-
8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佳“突破口”:社区需要研究[J].中国民政,2002(9):33-36. 被引量:5
-
9李图强.以优势视角设计:社会工作者如何进行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实践[J].社会工作,2010(16):4-8. 被引量:10
-
10方劲.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社会环境:现状、困境与策略[J].社会工作,2010(24):8-1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35
-
1肖萍.城市老年居民的社区福利环境探讨——以南京市P社区为个案[J].社会工作,2010(2):20-22. 被引量:1
-
2黄锐,文军.基于社区服务的城市基层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49-155. 被引量:15
-
3徐永祥.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学海,2005(1):53-56. 被引量:38
-
4徐永祥.政社分开:我国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5. 被引量:17
-
5范斌.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其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6):69-73. 被引量:21
-
6魏迪,厉旭宏.我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法理质疑与完善选择[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2):8-11. 被引量:4
-
7闫丽娟.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之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25-30. 被引量:11
-
8林立公.试论城市社区(街道)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以上海长寿路社区(街道)为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99-103. 被引量:2
-
9胡彬彬.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4):67-70. 被引量:18
-
10李菁怡.论“村改居”中的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4):90-93.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450
-
1李晓晗.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基于1991—2019年的政策文本分析[J].西部发展研究,2020(1). 被引量:2
-
2张洋勇.社会工作者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一项民办社工机构的行动研究[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21(1):147-205. 被引量:2
-
3童敏,许嘉祥.基层协同治理公共空间:严重精神障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1):97-115. 被引量:2
-
4刘淑妍,吕俊延.城市治理新动能:以“微基建”促进社区共同体的成长[J].社会科学,2021(3):3-14. 被引量:23
-
5顾永红,都爽.专业驱动与结构阻碍:社会工作者在“五社联动”社区治理中的双重逻辑[J].社会福利,2023(4):46-55. 被引量:1
-
6石天琼,陈震.社区协商议事政策为何难推进?——以A市社区议事厅为例[J].社会福利,2021(10):45-51.
-
7马东东.走向承认: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研究述评[J].青藏高原论坛,2022,10(2):65-71.
-
8黄锐.行动力与限制:国家动员的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为例[J].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19(2):133-153. 被引量:3
-
9耿剑利.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4):134-135. 被引量:3
-
10张大维,赵益晨,马致远.协商式嵌合:结构—行动框架下五社联动的交互逻辑——趋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多案例比较[J].中国农村研究,2023(1):3-20.
-
1徐永祥.政社分开:我国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5. 被引量:17
-
2徐永祥.Division of task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an ess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community-building system[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29(1):142-151. 被引量:3
-
3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东南学术,2006(6):51-57. 被引量:65
-
4尹作亮.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J].市场论坛,2014(11):14-16.
-
5严志强,万广惠.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认识[J].经济问题,1985(3):52-55.
-
6刘荣勤.发展完善合作制的基本方向[J].东岳论丛,1986,7(6):42-46.
-
7陈友华.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16(4):19-32. 被引量:39
-
8夏江旗,周建明.现状、形势、问题:上海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研究——以“政府负责”为中心的分析[J].社会学,2013(3):1-9.
-
9潘洪涛,田美.现代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构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97-99. 被引量:3
-
10张叶飞.努力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J].江南论坛,2004(12):35-3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