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重要性的调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 2 0 0 3年 9月针对兰州大学大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 ,探讨了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成材过程中的重要性 ,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
作者
李静
沙良波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4年第6期63-64,70,共3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成才
过程
兰州大学
重要性
途径
调查分析
问题
现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1
1
李培林,张翼.
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3(5):86-101.
被引量:10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培林.
老工业基地的失业治理:后工业化和市场化——东北地区9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J]
.社会学研究,1998(4):3-14.
被引量:49
2
隐性就业课题组.
论下岗职工隐性就业[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3):15-19.
被引量:2
3
张翼.
受教育水平对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1999(4):27-34.
被引量:56
4
李强,肖光强.
“隐性就业”现象研究[J]
.阵地与熔炉,2000(5):54-56.
被引量:4
5
丁大建.《下岗人员与失业人员差异研究——从调查数据看下岗与失业的“并轨”》[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劳动经济》,2001,(3).
6
R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7
L达仁道夫 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8
Wilson, J,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Chigaco : University of Chigaco Press, 1957.
9
Wright, E O and L Perrone , Marxism Class Categories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
10
Rifkin, J, The End of Work: The Decline of Global labor Force and the Dawn of the Post-Market Era. New York: Tarcher/Putnam, 1995.
共引文献
105
1
孙雯.
群体分化下国企与员工的策略共生——以DB区域国企公司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171-246.
2
安超.
区隔与撇脂:城市低保退出中的“经济逻辑”[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2(2):198-227.
3
赵巍.
与“失业”相关英语词语汉译的辨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153-154.
4
林顺利,孟亚男.
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132-135.
被引量:54
5
林李月,朱宇.
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的实证[J]
.人口与经济,2014(2):3-11.
被引量:21
6
程广帅,庞会,戢琨.
强制性社会变迁、人力资本失灵与收入分层[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44-52.
被引量:4
7
胡平,张鹏刚,刘燕.
不同性别下岗工人创业时的社会资本比较[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4):93-99.
被引量:5
8
王文彬.
东北国有企业振兴发展中的人力资本问题[J]
.人口学刊,2004,26(5):49-51.
9
胡平,张鹏刚,刘燕.
西部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社会资本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39-44.
被引量:3
10
李培林.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J]
.社会,2005,25(1):7-27.
被引量:170
同被引文献
4
1
郭文兵,周英,王永建.
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7-99.
被引量:10
2
吕慧青,高林洲.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85-89.
被引量:7
3
周济.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讲话[z].,..
4
张荣立,张天森,李克荣.
煤炭工业协调稳定发展与开发建设布局研究[J]
.中国煤炭,2003,29(4):9-1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梁玉珍.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59-459.
被引量:2
2
徐学锋.
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
.煤炭技术,2007,26(1):1-3.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正.
论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教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8):84-86.
被引量:4
2
徐学锋,刘少伟,韦四江.
基于采矿工程人才素质教育的井巷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文汇,2008(24):89-89.
被引量:3
3
常聚才.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20):125-126.
被引量:8
4
王磊.
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2):92-94.
被引量:18
5
管伟明,木合塔尔.扎日,郭宏正.
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2):40-43.
被引量:8
6
韩磊,杨科.
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虚拟实验室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211-213.
被引量:7
7
郭兵兵,陈国祥,徐星.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34-38.
被引量:14
8
郭惟嘉,陈静.
采矿工程专业“多目标、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8):30-32.
被引量:15
9
王超,陈世江,赵自豪.
矿山立体模型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7-127.
被引量:5
10
徐学锋.
煤炭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研究[J]
.考试周刊,2008,0(27):99-100.
1
陈红曼.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8(30):206-208.
被引量:3
2
林金剑,徐森富.
高职院校优秀学生担任副班主任的实践与思考[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3):87-88.
被引量:2
3
胡乾秀.
探寻语文的教学美[J]
.四川教育,2010(10):45-45.
4
王洋.
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
.辽宁教育研究,2004(1):85-86.
被引量:7
5
傅焕如.
浅谈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32-33.
被引量:2
6
周凤妮.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1,38(3):165-166.
7
罗新华.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析[J]
.高教论坛,2013(12):23-25.
被引量:2
8
展伟.
高校辅导员培训系统模型构建探析[J]
.文教资料,2007(35):195-197.
被引量:2
9
毕民智.
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8-131.
10
刘坚.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优秀运动员最终成才的影响[J]
.山西体育科技,2005,25(1):32-35.
被引量:1
理工高教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