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卫校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出处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73-74,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参考文献4
-
1韩丽丽,杨漠.某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48-248. 被引量:2
-
2吴花林,马存根,王林森,王芳芳,冯玉荣.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23-524. 被引量:26
-
3蓝琼丽.卫校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1):70-71. 被引量:4
-
4冯向先,赵军胜,马锦棠,杜水果.卫校医学生心理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3(1):1-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9
-
1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1998,14(10):16-18. 被引量:33
-
2马惠霞,白才林,韩向明.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16(3):238-239. 被引量:33
-
3卢玉清.中专学生精神障碍情况调查[J].预防社会医学,1995,3(58):52-53.
-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36.
-
5罗萍.卫校护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医学教育,1998,6:45-47.
-
6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监制.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使用指导书[M].,1994.1-7.
-
7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
8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被引量:194
-
9答会明,李梦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85-387.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29
-
1薛彩萍.143名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0):72-72. 被引量:7
-
2彭斌.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3):81-83. 被引量:3
-
3方益荣,张金国,陈东周,郝加虎,张国庆,叶冬青.安徽3所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伤害发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199-201.
-
4谢艳.山西某中等卫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1):11-13. 被引量:1
-
5胡建利,方益荣,张金国,张志华,郝加虎,许娴,叶冬青.安徽省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43-44. 被引量:21
-
6姚齐和,赵传昌,周桂林.医学生SCL-90调查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6,17(4):302-304.
-
7邓小英,徐强,徐华珍.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7(4):75-75. 被引量:1
-
8成作霖.中专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7):124-125. 被引量:3
-
9薛彩萍,马武强.淮阴卫生高等职业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2009,23(1):121-122.
-
10陈晓敏,张绮霞.五年制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的相关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102-104. 被引量:1
-
1张东风.护理程序在护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91-92.
-
2马志国.让人劳神的初二孩子[J].家长,2008,0(Z2):45-46.
-
3北邮:创建特色网院[J].中国远程教育,2006(01X):20-23.
-
4张远.青春期是“危险期”?[J].医药保健杂志,2004(10B):54-54.
-
5陈莉萍.重庆大学城本科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激光杂志,2009,30(3):54-54. 被引量:2
-
6周庆芬.班妈的爱与你们同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0-41.
-
7李付春.五条建议帮你的孩子度过“危险期”[J].家长,2010(8):47-49.
-
8大多数职业性癌症患者未被认定[J].21世纪,2010(3):80-80.
-
9朱晓斌.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7(2):41-45. 被引量:4
-
10徐建南.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3(5):8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