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1期193-194,共2页
Seeker
参考文献4
-
1韦勒克 沃沦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
-
2韦勒克 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
3厄尔·迈纳 王宇根译.《比较诗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
4童庆炳.《理解与对话》[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共引文献149
-
1姚文放.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J].学术月刊,2004,36(7):90-97. 被引量:5
-
2陈浩.隐喻认识论[J].修辞学习,2003(2):9-10. 被引量:1
-
3温潘亚.文学史的“同存结构”与“外部权威”——艾略特批评理论中的文学史意识[J].文艺研究,2004(4):95-98. 被引量:1
-
4刘小新.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整合[J].东南学术,2004(3):136-140. 被引量:7
-
5刘波.《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J].外国文学评论,2004(3):5-18. 被引量:21
-
6蒋述卓,何明星.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J].中国比较文学,2003(1):85-96.
-
7王素霞.浮出海面——论文学史叙述声音的转换[J].当代作家评论,2000(6):71-76. 被引量:1
-
8汪正龙.论文学意图[J].文学评论,2002(3):160-167. 被引量:4
-
9顾祖钊.论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基本模式[J].文学评论,2002(3):168-174. 被引量:18
-
10包鹏程,孔正毅.纪录片中的修辞[J].新闻大学,2004(8):82-84. 被引量:9
-
1尚作为.借我一双慧眼[J].杂文月刊,2008,0(6):5-5.
-
2程晓敏.对苏轼词的艺术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0(4X):122-122. 被引量:1
-
3江建文.论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与主体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2):29-35.
-
4段玉恩,万敏.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0,31(3):178-183.
-
5查振科.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8(3):150-151.
-
6王君,杨品.猜测: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J].晋阳学刊,1990(6):73-77.
-
7谷福成.艺术美的追求[J].美术界,2001(12):5-5.
-
8“本体热”与“玩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1989(6):45-45.
-
9李湛渠.中国诗话史研究漫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68-72.
-
10魏善浩.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新启示——重评《赫索格》[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1):63-6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