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即插即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探新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IT专业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能促进IT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IT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IT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最后讨论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作者
徐云青
徐义峰
机构地区
衢州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1期19-21,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培养模式
探新
IT人才
高职院校
全面发展
IT专业
适应
市场变化
创新模式
改革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0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3
1
王浪,凌云.
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
.职教论坛,2003,19(20):8-10.
被引量:20
2
卢红,李泊.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鸡肋”吗[J]
.职教论坛,2003,19(21):32-33.
被引量:2
3
高林,鲍洁,罗晓中,李佳,喻艺丹.
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2004(1):28-30.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叶肇芳.
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职教论坛,2000,16(5):14-17.
被引量:27
2
王运行,朱丽华.
论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建设[J]
.职教论坛,2002,18(7):31-32.
被引量:9
3
石书臣.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2):10-14.
被引量:58
4
吕鑫祥.
新形势下高职课程的若干理论要点[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9):70-74.
被引量:19
5
刘彦文.
论课程的基本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8):47-4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36
1
刘建军.
高职高专"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07(18):1745-1746.
被引量:1
2
王颖博.
诌议典型废件在实习教学中的预防和利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168-168.
3
邓福田.
论广西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培育[J]
.广西教育,2010(6):18-21.
被引量:1
4
陈芳梅,林忠文,李进.
医学检验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4):12-15.
被引量:6
5
王玲.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59-62.
被引量:3
6
王有民 ,付强 ,张秦初 .
法医学在高职教育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401-404.
7
朱玫林.
对“3改2”后高职数学课教学的思考[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3):107-112.
8
李东风,葛力力.
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兼与张新德老师商榷[J]
.职教论坛,2006,22(05X):30-32.
被引量:47
9
黄寒燕.
对我国应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
.科技广场,2006(10):89-90.
10
马瑄.
论非智力因素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0):93-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聂哲,徐人凤.
对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职教论坛,2005,21(2):18-19.
被引量:2
2
黄祥淡.
高职高专“软件蓝领”培养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4(31):12-14.
被引量:7
3
戚明钧.
复合型应用性IT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2005(1):77-79.
被引量:8
4
单嵩麟,张成铭,王武林,翟向阳.
对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5(2):59-60.
被引量:40
5
张爱荣,刘祥,傅东新.
构建高职三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J]
.职教论坛,2005,21(02X):17-19.
被引量:11
6
卢红学.
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
.职教论坛,2005,21(05X):8-10.
被引量:107
7
史国栋,眭碧霞,赵佩华.
创立“基础平台+模块化菜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6(6):51-51.
被引量:7
8
朱长风,厉伟,冉进财.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探讨[J]
.江苏高教,2006(4):114-116.
被引量:25
9
杨金土.
高教大众化形势下的职业教育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0):40-44.
被引量:5
10
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导引,2004.
引证文献
11
1
吕阿璐,刘喜勋.
试论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改革[J]
.职教论坛,2005,21(20):13-14.
被引量:9
2
孙伟.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时代,2005(11):84-86.
被引量:37
3
龚小勇 ,刘喜勋 .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J]
.职教论坛,2005,21(10X):13-16.
被引量:35
4
黄寒燕.
对我国应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
.科技广场,2006(10):89-90.
5
王兴宇,郑蕉,乔宪霞.
农业院校高职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科培养方向的思考与定位[J]
.农业网络信息,2007(11):119-120.
被引量:1
6
穆静.
以就业导向为特征的高职财经专业课程改革思考[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7):44-46.
被引量:2
7
胡舜良.
虚拟计算机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28(9):108-109.
8
魏建兵.
软件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改革初探[J]
.中国科技纵横,2012(2):93-94.
9
刘利民.
高职计算机专业“6+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新校园(上旬刊),2013(5):52-53.
10
潘加安,瞿翠玲,陈利芝.
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生动态模块化培养模式构建[J]
.考试周刊,2014(16):154-1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魏铮,赵洋,韩浩贤.
基于审核评估的教育教学“实时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现[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0(1):81-82.
被引量:3
2
孙静.
Java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
.硅谷,2008,1(20).
被引量:3
3
董卫鹏,胡鹏飞.
高校IT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4):109-110.
被引量:7
4
袁升发.
关于中职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设计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06,4(19):128-129.
5
陶剑文,丁佩芬.
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41-43.
被引量:4
6
韩颜勇.
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06,4(23):112-112.
被引量:2
7
葛彦强,汪向征.
基于项目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17-218.
被引量:10
8
杨彩云,余建军.
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
.福建电脑,2007,23(1):202-202.
被引量:8
9
陶剑文,丁佩芬.
基于适应性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的“2+1”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J]
.职教论坛,2007,23(02X):23-26.
被引量:7
10
聂哲,徐人凤.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
.成人教育,2007,27(4):63-64.
被引量:4
1
段盛,陈雪刚.
地方高校IT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改革研究[J]
.大学教育,2016(8):33-35.
被引量:1
2
谢小竹,肖蕾.
以团队合作精神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J]
.教育观察,2016,5(2):94-95.
被引量:3
3
张德芬,何涛.
高职IT人才立体化多维度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3(4):13-16.
被引量:2
4
张延红.
“即插即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5):108-110.
被引量:1
5
王建国,王林.
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3):58-61.
被引量:11
6
贺平.
由表及里、探求精髓——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IT专业考察报告(一)[J]
.计算机教育,2009(17):146-152.
7
熊卫卫,许薇.
应用型本科院校IT专业实施英才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4(2):70-72.
8
陶俊.
计算机专业与IT企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4):10-12.
9
田敬,孙骄鳐,钱飒飒,朱敏悦,马文婧.
IT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问题[J]
.计算机教育,2005(6):4-5.
被引量:1
10
李淑红.
IT专业电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技风,2010(13).
教育与职业
2004年 第3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