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世纪隐喻解经传统与中古英语《珍珠女》的解读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古英语诗歌《珍珠女》以精致老到的隐喻手法 ,在传统的悼亡诗框架中 ,成功地构筑了一个基督教经文式的多层意义文本结构 ,籍此生动而含蓄地向信众们宣讲着本应有些枯燥乏味的基督教基本教义。正是这种独特的文本结构 ,使在中世纪隐喻解经传统中精心打造出来的《珍珠女》凸显出了一种足以与流行于同时期的中世纪传奇相媲美的故事魅力 ,使其成为中古英语宗教诗歌中一篇鼎力之作。
作者 王继辉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英语系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5,共11页 Foreign Literatur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科顿爵士(Robert Cotton,1571-1631)的藏书几经周折,于1700年正式归为国有.至此,这批著名藏书虽不再因主人的政治沉浮而面临动荡的命运,但是,1731年的天灾仍是一场躲不过去的劫难.这一年的大火完全烧毁或严重损坏了其中很多珍贵典籍,侥幸躲过这场浩劫的手抄孤本除《珍珠女》等四首中古英语长诗外,还有残留下来的英国文学史中唯一一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民间史诗《贝奥武甫》.包括《珍珠女》手抄本在内的科顿藏书,后为大英博物馆(今大英图书馆)收藏至今.
  • 2手抄本中各诗在主题、风格及所用方言等方面大体一致,基于这一事实,学界普遍猜测,《珍珠女》与编排其后的另外三首长诗,《纯洁篇》、《耐心篇》及《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可能是同一诗人的作品.不过,尽管时有著名学者根据诗中的某些暗示,以及散落在其他同期作品的一些文本外证据,提出自己对其作者的猜想(如对Huckown、Strode和Massey的猜测等),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考据,人们对作者的姓名与身世至今仍无法确定.有关这首诗的写作年代,鉴于诗中所描述的服饰风格与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着装时尚相符,传统上惯于将本诗与这一时期联系在一起,又鉴于《珍珠女》与其他三首长诗相比在行文手法上更显老到,手抄本中各诗的排列顺序当不代表四首诗成诗的先后时间,而《珍珠女》的写作时间似稍晚于其他同卷作品.另外,手抄本中的四首诗歌各自成篇,相对完整,但都无标题,目前流行版本中的诗歌题目均为后世编辑者根据各篇的内容所加.参见David C.Fowler,The Bible in Middle English Literature ( Seattle: U of Washington P, 1984), 172 页; E. V. Gordon, "Introduction", in Pearl ( Oxford: Clarendon, 1953 ) .
  • 3首次为手抄本命名的马顿(Frederick Madden)是英国文学研究中第一个详细介绍这一诗集的学者,也是将诗集中的四首长诗明确划分开的第一人,参见Rene Wellek,"The Pearl: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ddle English Poem", 载 Robert J. Blanch, ed. Sir Gawain and Pearl: Critical Essays ( Bloomington:Indiana UP,1966),4页.马顿编纂的《高文爵士》1839年本是早期英语文本协会1923年本问世之前学界所公认的,有关这一手抄本内容及其批评的最早权威版本.他在为手抄本定名时对《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所属文学类别的特殊关注,以及对手抄本本中其它作品的明显忽略,不应源自他对前三部诗作的误读.
  • 4Stephen J. Russell, The English Dream Vision: Anatomy of a Form ( Columbus: Ohio State UP, 1988), p. 20, p. 160.
  • 5David C. Fowler, The Bible in Middle English Literature ( Seattle:U of Washington P, 1984) ,p.201.
  • 6Rene Wellek, "The Pearl: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ddle English Poem" ,p. 10,p.23.
  • 7David C. Fowler, The Bible in Middle English Literature (Seattle:U of Washington P, 1984) ,p.202.
  • 8E.V.Gordon,"Introduction",Pearl (Oxford:Clarendon,1953).
  • 9《珍珠女》以引自圣经的葡萄园寓言故事(Matt:20:1-16)强调了上帝的恩宠在救赎过程中的绝对主导作用,根据寓言的观点,罪人得义成为上帝选民不是任何人仅靠自己的努力即可获得的,而是出于上帝的绝对恩赐.这是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与布列颠的皮拉杰斯(Pela-gms,?-420)就"罪性"与"恩宠"等神学问题进行论争的主要观点之.据史料记载,公元14世纪前后,皮拉杰斯派在英国尚有相当的影响.参见C.A.Luttrell,"Pearl:Symbolism in a Garden Setting", 载 Robert J. Blanch, ed. , SirGawain and Pearl: Ctitical Essays (Bloomington: Indiana UP,1966), 179 页 .
  • 10Whitman曾将中世纪神学著作乃至文学作品中惯用的隐喻手法区分为两个不同的传统,即所谓Allogoresis和Com-positional Allegory.前者起源于晚期斯多葛学派解读荷马的方法,此法强调挖掘文本中固有的并隐含其中的由表及里、从单纯到复杂的多层意义,经教父哲学家斐洛、奥里金、阿奎那等人的系统阐述,最终成为流行于中世纪欧洲的重要解经方法.而后者与前者的操作过程正好相反,这一隐喻手法强调在叙事过程中将抽象概念以拟人的方式具体化,以达到平易生动的修辞目的.参见JonWhitman, Allegory: The Dynamics of an Ancient and Medieval Technique ( Oxford: Clarendon, 1987), 1 - 5 页 .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