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理体认"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教育心理学维度揭示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性,提出"心理体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要义,即以道德认知为先导、规范认同为中介、情感体验为核心、实践体悟为关键,建构知、情、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内在调节机制和动力整合系统,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
苏虹
机构地区
徐州教育学院教育系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第12期53-56,共4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立项
批号:04880042
关键词
心理体认
道德教育
认知
认同
体悟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8
1
郭鸿.
浅析体育的德育功能[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20):34-36.
被引量:5
2
宋尚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点[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73-76.
被引量:13
3
郭平.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2(1):51-52.
被引量:28
4
张忠华.
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6):64-68.
被引量:24
5
李丹仪,穆湘兰.
高校政治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73-75.
被引量:15
6
卢家楣.
论情感教学模式[J]
.教育研究,2006,27(12):55-60.
被引量:147
7
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莫亚黎.
体育与德育结合转变后进生的尝试[J]
.体育科技,2001,22(4):96-98.
被引量:4
9
李子康,嵇绍岭.
308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校医,1999,13(4):300-301.
被引量:8
10
涂娅菲.
论体育与德育智育的相依相辅关系[J]
.云梦学刊,2001,22(4):105-10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陈立国.
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
.体育文化导刊,2005(9):52-53.
被引量:38
2
夏淑云.
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教育与职业,2008(30):112-113.
被引量:1
3
王晖.
心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2):103-105.
4
刘柱鸿,姜国钧.
在高职学生专业课程中开展情感教育[J]
.教师,2009(10):3-5.
被引量:1
5
王子怡.
小学体育中学生素质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5(12):193-194.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潘赛丹.
新课改形势下中职体育教学和立德树人的有效融合[J]
.体育视野,2021(22):55-57.
被引量:4
2
肖永,马正圣,李晓琰.
技工院校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
.体育视野,2021(20):33-34.
3
孟军,王松涛.
高职体育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6.
被引量:1
4
郭泉.
德育、常识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111-112.
被引量:1
5
刘相林.
体育显性与德育隐性教育对网瘾的缓解与遏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1):3-4.
被引量:2
6
马昆,马春英.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78-80.
7
刘春燕,刘相林.
体育与德育整合教育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干预[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2):3-4.
8
王丹,王国良.
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5):68-70.
被引量:5
9
胡海燕.
体育运动的德育资源相关研究述评[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27-29.
被引量:1
10
黄国卫.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24(4):81-83.
被引量:4
1
苏虹.
试论道德教育中的“心理体认”策略[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5):64-69.
被引量:1
2
王国诚.
论感恩教育中的“心理体认”策略[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7X):150-151.
被引量:3
3
李丹.
回归生活世界的当代道德教育[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B):142-142.
被引量:1
4
相振银,孙荣华.
合作学习的道德教育意义[J]
.山东教育科研,2002(4):35-36.
被引量:9
5
刘宇博.
反思网络教育的心理学误区[J]
.现代交际,2009(11):42-42.
6
李文奎.
教育心理学维度下的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研究[J]
.美术大观,2012(7):200-200.
被引量:1
7
盘娜.
教学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3):46-46.
8
王吉平.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J]
.学理论,2015(3):234-235.
9
李三福.
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教育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2003(6):56-60.
被引量:9
10
檀传宝.
信仰与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确认[J]
.湖南教育(上旬)(A),2000(13):16-17.
被引量:2
教育科学研究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