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
被引量:
7
The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Being Used in General Sense and Its Solution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德育概念"泛化"的演进过程入手,着重分析当前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弊端,提出其解决的思路。
作者
郭纬
马爱民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办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Science
关键词
德育
概念
泛化
弊端
思路
演进过程
实践
问题
理论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1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
55
1
张京.
最受企业欢迎人才的12条核心标准[J]
.西北职教,2006(12).
被引量:1
2
解翠玲.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5):36-39.
被引量:3
3
陈会昌.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4):1-17.
被引量:80
4
王新民.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8(4):31-34.
被引量:4
5
王天恩.
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J]
.江西社会科学,1992,12(3):47-52.
被引量:6
6
江新华.
透视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J]
.理论月刊,2001(10):84-85.
被引量:3
7
钟兴永,毛新耕.
我国学校群育的发展与实施群育的现实必要性[J]
.云梦学刊,2004,25(5):92-94.
被引量:4
8
陈桂生.
“训育”辨析——兼论我国20世纪上半期实施“德育”的历史经验[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7-13.
被引量:5
9
昝玉林.
大学生的异化与现代高校德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05(1):27-28.
被引量:6
10
池卫东,智海波.
德育概念辨析[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3):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王仕杰.
大学德育的异化与回归[J]
.江苏高教,2006(6):111-113.
被引量:7
2
张忠华.
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8,24(3):86-92.
被引量:13
3
周志成.
精英德育刍议[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8(5):61-65.
被引量:5
4
田晓.
道德教育的道德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64-265.
5
徐俊.
作为“大德育”概念框架的“社会性教育”初探——兼论“大小德育”问题的解决之道[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3):74-82.
被引量:3
6
张小凤.
从词源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德育概念的探讨[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6):233-233.
7
张忠华,姜黎红.
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7):4-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曾繁田.
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
.传承,2010(12):52-53.
2
王秉琦,王成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5-9.
被引量:8
3
张忠华,周阳.
对我国网络德育研究的反思[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2(2):3-6.
被引量:2
4
乔学斌.
一种新视角:作为生态的学校道德教育[J]
.江苏高教,2009(5):127-129.
5
贾飞.
建构高校德育与“仁义礼智信”的链接[J]
.现代交际,2009(8):34-35.
被引量:3
6
张建华.
主体回归:高校德育管理的诉求[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55-57.
被引量:2
7
卢范一妮.
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德育评价体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111-113.
被引量:5
8
蔡磊.
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和对策[J]
.文教资料,2010(12):195-196.
被引量:1
9
朱志德,吴春庚.
关于独立学院实施“互为主体”德育模式的探索[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3):89-91.
被引量:1
10
张忠华.
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3-29.
被引量:12
1
李晓文.
让语言学习贯穿到语文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人教版义教小语第十册精读课文“语言学习”教学设计[J]
.辽宁教育,2005(1):92-95.
2
王勇.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3(5):20-21.
被引量:1
3
林荣秋.
“日”“业隐”之间 张弛有度——关于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去知识化”和“知识泛化”问题[J]
.语文教学研究,2010(2):44-45.
4
杨剑平.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知情意行”之管见[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12):25-26.
5
周志成,罗慧.
关于厘清德育概念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5(1):12-16.
被引量:10
6
安春元.
对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3):27-30.
被引量:11
7
罗晓妮,金鑫.
对德育概念的探讨与思考[J]
.科教文汇,2009(4):74-75.
被引量:1
8
赵红丽.
近年来独生子女家庭德育研究综述[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2(2):73-75.
被引量:1
9
尚鹤睿.
试论德育概念泛化与德育实效[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4):53-54.
被引量:6
10
徐建利.
初中语文如何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2(5):21-24.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