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3
Study on the Problems of Transfer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入世的现实国情,分析了我国现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转移困难所在。提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向国外劳务输出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作者
胡月英
袁道明
机构地区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出处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4,共3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劳务输出
农村城镇化
对策和建议
农民素质
扩大
中国
困难
国外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董立民,王立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挑战[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8):70-73.
被引量:24
2
曹水群.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89-92.
被引量:3
3
曹金祥,郭谦.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难与对策[J]
.山东经济,2003,19(5):16-1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蔡P.穷人的经济学--农业依然是基础[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
2
冯之廷.城市聚集经济[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
3
杨云彦,陈金永.
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0(5):28-38.
被引量:83
4
张建武.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52-58.
被引量:18
5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69-78.
被引量:244
6
许经勇.
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症结: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J]
.财经问题研究,2001(7):3-8.
被引量:17
7
“劳务经济” 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农村热点问题调研系列报告(三)[J]
.中国国情国力,2001(11):37-39.
被引量:2
8
莫荣,贾红梅,李宏.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23(1):41-44.
被引量:7
9
吴九占,孟凤英.
积极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J]
.乡镇经济,2003,19(1):18-20.
被引量:3
10
朱晶.
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J]
.经济研究,2003,38(1):12-20.
被引量:110
共引文献
36
1
孙秀玲.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人口与经济,2004(S1):82-84.
被引量:4
2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以闽清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例[J]
.东南学术,2003(S1):159-165.
3
程建平.
中国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32-35.
被引量:12
4
魏国军,张本龙.
论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
.神州,2014(15):202-202.
5
马克继.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J]
.农村经济,2004(11):92-94.
被引量:7
6
张海宁.
浅谈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2):17-19.
被引量:2
7
涂小丽,王芳.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384-385.
被引量:4
8
钱枫林.
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J]
.学海,2005(3):129-135.
被引量:6
9
侯英杰.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城乡二元工业化[J]
.邢台学院学报,2005,20(2):33-35.
被引量:1
10
牛叔文,曲玮,杨振.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阶段及其机制分析[J]
.开发研究,2005(3):26-2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
1
孙志强,王丽,高建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个问题[J]
.河南农业,2004(8):31-31.
被引量:1
2
马弛,张荣,彭霞.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
.软科学,2004,18(6):18-20.
被引量:43
3
赵英鸽.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13-13.
被引量:1
4
林民书,李文溥,林枫.
郊区被动型城市化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厦门市禾山镇农民非农化问题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2,28(9):75-80.
被引量:25
5
王竹香.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化解措施[J]
.山西农业,2004(4):53-54.
被引量:1
6
冀名峰.
关于解决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5):13-16.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3
1
肖结红.
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槎水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J]
.乡镇经济,2007,23(2):22-25.
被引量:2
2
余秀江,崔国校.
激进式农村城镇化的失业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60-63.
被引量:4
3
刘艳玲.
贫困地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对策[J]
.企业文化(中),2012(5):248-24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连业,杜跃平,张爱婷,董国强.
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移的调查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47-51.
被引量:15
2
钱忠好,徐美银.
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J]
.学术研究,2008(12):69-74.
被引量:13
3
徐美银.
农民可行能力视角下的我国征地制度改革[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0-14.
被引量:2
4
彭大雷,黄利民,刘成武,余鹏.
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随州市银山坡村农户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2-19196.
被引量:12
5
HUANG Li-min, PENG Da-lei, LIU Cheng-wu, YU Peng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anning College, Xianning 437100, China.
Changes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Laborer and Their Impacts on Food Production——Empirical study on YinshanPo Village, Suizhou City[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2(9):25-30.
6
沈雯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就地城镇化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2):140-143.
被引量:1
1
高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5):85-86.
2
于高山,孙清华.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2009(4):16-20.
3
王国剑.
试论我国的“三农”问题[J]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72-74.
4
李成贵.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2):12-12.
被引量:4
5
沈培.
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及入世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19-720.
被引量:1
6
冯建强.
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三农”问题分析[J]
.中国外资,2010(22):37-37.
7
曹金祥,郭谦.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难与对策[J]
.山东经济,2003,19(5):16-18.
被引量:12
8
刘志亮.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及其对策[J]
.理论建设,1998,14(1):27-30.
9
仲之.
政策微调改变不了行业气候[J]
.纺织商业周刊,2008(40):18-19.
10
曾新添.
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293-295.
被引量:4
乡镇经济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