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两国大学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被引量:
5
How Education Is Combined with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Japan:Types and Featur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大学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4种类型即教育主导型、科研主导型、生产主导型和综合型,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两国大学在这种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以推动其发展。
作者
王庆玲
机构地区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高教所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
关键词
大学教育
科研
中日两国
综合型
基本形式
特点
发展道路
中国
生产
比较分析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12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1
日本文部科学省.産學連携に關する事務資料集[Z],平成13.2,6.
2
李春生.
日本大学科技成果转让机构的模式及其现状[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93-97.
被引量:18
3
菊本虔,王庆玲.
日本大学高新科技企业[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2):9-12.
被引量:7
4
李志民.从科技奖励看科技创新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3-03—26.
5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C].2003,(5):43.
6
何心展,俞建伟.
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4):34-3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白皮书[R].,2001..
2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白皮书[R].,2002..
3
.技术转让机构的研究[N].日本经济新闻,2001—06至2002—08(连载).
4
.[D].文部法令研究会,.
5
坂田一郎等.发源于大学的新兴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复苏[M].经济产业调查会,2001.7.
6
藤末健三等.日本的技术革新的复苏[M].经济产业调查会,1999.10.
7
[1]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00~2020年)[Z].浙江省教育厅文件.2000.2.
8
[4]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中国教育科学博士后文库)[D],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9.
9
潘懋元,邬大光.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
.教育研究,2001,22(3):3-7.
被引量:130
10
顾建民.
大学职能的分析及其结构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8):68-72.
被引量:63
共引文献
42
1
朱军文.
经济新城打造高教中心:动因、政策与效果案例研究[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8,0(1):170-193.
2
黄威.
论地方高校科技服务途径创新[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40-41.
被引量:1
3
陶志琼,徐鸿钧.
高教园区的功能[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3):106-108.
被引量:2
4
韩振海,李国平,陈路晗.
日本技术转移机构(TLO)的营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04,23(5):53-57.
被引量:33
5
房欲飞.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意义[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76-78.
被引量:74
6
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2):5-9.
被引量:16
7
彭拥军.
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宁波高教发展侧记[J]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21-23.
8
姚信,梅伟惠.
大学城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思考——来自杭州市三大高教园区文化建设的调查[J]
.高等农业教育,2005(7):17-20.
被引量:18
9
何心展.
大学城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分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2):1-5.
被引量:5
10
李慧玲,付文杰.
高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8):7-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3
1
赵永东.
日本国立大学结构改革的原因简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3):26-28.
被引量:4
2
袁海军.
“教科产三结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70-74.
被引量:7
3
张岳.农业高校推行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刍议[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2004-06-01(3).
4
胡锦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2004-04-13(2).
5
张光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把我校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2004-09-20(3).
6
http://www.uec.ac.jp/department/ie/curriculum.html.
7
http://www.uec.ac.jp/department/ie/i/curriculum.html.
8
原田昭治,呂楽.高等教育W日中比較[C].日本工学教育協会工学?工業教育研究講演会講演論文集,2008:576-577.
9
鱼小辉.
当今中日大学教育略论[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25-28.
被引量:1
10
陈宗兴.
应对WTO挑战 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康君奇,牛宏泰.
农林院校产学研结合问题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97-100.
被引量:9
2
戴士权,王雪燕.
日本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及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62-65.
被引量:4
3
康君奇.
高等学校实施产学研结合刍议[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6):21-23.
被引量:2
4
刘黎莉,袁海军.
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82-86.
被引量:3
5
贾子彦,钱志文.
中日通信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法比较与思考[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6):110-1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陈丽荣,曹玉昆.
对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30-33.
被引量:3
2
卜树春,吴伟.
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研究综述[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5):29-33.
3
韩虎群.
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实践与探索[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67-70.
被引量:14
4
张文峰,胡浩民.
新农村视野下区域性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刍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7(2):83-84.
被引量:3
5
卜树春,吴伟.
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2):55-58.
被引量:1
6
邓成超.
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J]
.商场现代化,2008(36):398-399.
被引量:2
7
曾勇.
江西红色《旅游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点[J]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1):122-123.
被引量:3
8
王晶,陆国志.
教育、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9(27):47-48.
9
于志瀛.
新时期药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思路[J]
.中国药事,2010,24(5):467-469.
被引量:1
10
刘源,申慧琳,张景书.
新形势下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6):226-227.
被引量:5
1
王庆玲,柏昕.
中英两国大学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特点[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5):89-93.
2
柏昕,王庆玲.
中美两国大学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特点[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4):86-89.
3
刘玉玲.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1):125-127.
被引量:4
4
潘远智,陈其兵.
园林学科建设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J]
.中国林业教育,2002,20(5):32-33.
被引量:9
5
刘黎莉,袁海军.
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3):82-86.
被引量:3
6
蒋述卓.
广场文化:城市文化的新资源[J]
.广东社会科学,2003(4):151-155.
被引量:5
7
杨学新,刘艳玲.
从“严进宽出”到“宽进严出”——试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2):36-39.
被引量:16
8
朱庆利.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刍议[J]
.新课程(教研版),2014(4):134-134.
被引量:1
9
刘爱菊.
游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物学,2009,25(7):16-17.
被引量:11
10
庞勃,张本利.
大学生厌学现象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10):35-37.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