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形而上学》之建筑四题

Reading Classics:Four Notions Related to Architecture in Aristotle 's Metaphysic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研读《形而上学》,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四个跟建筑相关的基本概念。 This article is a close reading upon the four concepts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related tothe subject of architecture.
作者 刘东洋
机构地区 自由撰稿人
出处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New Architecture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建筑空间 建筑形式 几何学 metaphysics,topos,eidos,g eometria,poietik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1991.
  • 2柏拉图 郭斌和 等.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3公元前2347年,亚里士多德38岁的时候,开始撰写探讨自然界运动原因的<物理学>(又译"物学",Physics).像所有哲人一样,亚里士多德最终面对了世界"何是"、"何在"的问题,为了建立一门所谓最高级最根本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遂以问世.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形而上学"(metaphysics)就是"物学的后记",并无高下褒贬之意.就其内容看,该书可以被视为"广义的物学",旨在为泰勒士等早期希腊自然学说与苏格拉底伦理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中文的初译"超物学",和现在"形而上学"(指"不碍于具体形式的学问"),两种译法可能都是根据书的内容来意译的,各有其理.形而上学本身具有悖论性,如海德格尔言,可以"形而上学地问",不可以"形而上学地思",不然就会脱离了鲜活的生活,此乃形而上学遭至批判的要害.至于中国受众对形而上学没有好感大抵是因为"形而上学"在伟人的语录中是个贬义词(而"浪漫主义"则成了褒义词).多数人在使用"形而上学"一词时,剥离了原意,时下又有"形而下",实为语言的异化.
  • 4关于空间的完整论述见诸于<物理学>.<形而上学>在谈及空间时主要讨论了空间作为范畴的意义.
  • 5在被视为伪书的<宇宙论>中,亦有:"他的座位实不在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中心,即大地之上,我们亦想把这烦扰的世界(地球)认作宇宙的中心,但全净的神,高举自己,直上到全净的区域"(<宇宙论>400页)."神虽只有一位,他却有许多名字,各凭他自己宣告的种种功能而被称道."(<宇宙论>410页).
  • 6与欧几里德的均质空间相比,亚里士多德空间呈现出明确的级差性,同时洋溢着目的性和灵性;与柏拉图的"意式"空间比,亚里士多德拒绝承认"意式"可以作为本体独立存在,倘若存在一种理想态--秩序、匀称、明确--的话,柏拉图把它放到了世界之前或部分地在世界之中,亚里士多德把它放在世界里,而且只在世界里.
  • 7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当是个不彻底的笛卡儿空间,大师们还是能够看到空间是无法脱离材料和光而存在的.但是,"空间"抽象化、主体化,设计唯"空间"化,确实存在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之中.这种倾向也是现代主义建筑遭到声讨的原因之一.
  • 8柏拉图对"数"的修正是双重的:他把某些数归于通式,成为理知数、本数,某些数归于数理对象,成为感知数(<形而上学>1080页).
  • 9亚里士多德这种对"通式"的驳斥基本是形而上学的.他并不认为质料先于"通式";他的质料也不是一堆漫无目的的基本元素,而是级差化的由低向高的具有不同神性的质料.
  • 10即"物因",又译底因、质料因;"式因",又译本因:"动因",又译效因;"极因",又译目的因、善因.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