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5-291,共17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参考文献10
-
1特里·伊格而特.《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9.309.
-
2尼采 周红译.《论道德的谱系》[M].三联书店,1992年.第83页.
-
3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说诗说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542.
-
4张锦池.《论(红楼梦)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3.
-
5西美尔 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6、5页.
-
6张锦池.《略论<红楼梦>形象体系内部构成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2.
-
7康德 韩水法.《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0年..
-
8张锦池.《李贽的童心说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473.
-
9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92年,第205页,250页,152页,44页,59—60页.
-
10《向死而生》.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等译,三联书店,1996.125.
共引文献29
-
1成穷.试论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J].宗教学研究,2002(3):75-86. 被引量:5
-
2田耕.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象——Doxa概念与布迪厄的社会学知识论[J].社会学研究,2005(1):60-83. 被引量:21
-
3余虹.艺术:无神世界的生命存在——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现代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5(4):141-153. 被引量:10
-
4陈世雄.独行者的足迹——阿尔托与现代主义[J].戏剧艺术,2005(5):47-59. 被引量:4
-
5陈明珠.摹仿的迷误:现代性的浪漫化[J].浙江学刊,2005(6):121-127. 被引量:5
-
6晏辉.虚拟享用:伦理辩护与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5(6):16-25. 被引量:7
-
7李建华,覃青必.论道德自由的三个基本向度[J].哲学研究,2006(1):99-103. 被引量:6
-
8余虹.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J].学术月刊,2006,38(7):14-22. 被引量:27
-
9田薇.试析宗教伦理的涵义和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49-154. 被引量:12
-
10王宇.20世纪文学日常生活话语中的性别政治[J].学术月刊,2007,39(1):111-11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25
-
1刘再复,刘剑梅.骑士精神与“女儿”崇拜——关于《红楼梦》女性立场的讨论[J].书屋,2008(2):4-11. 被引量:8
-
2王鼐.《红楼梦》的生命境界与生命主题[J].红楼梦学刊,1999(3):305-320. 被引量:1
-
3朱伟明.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略论林黛玉的生命意识及其叛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50-53. 被引量:8
-
4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6):63-66. 被引量:173
-
5朱眉叔.贾宝玉思想初论[J].红楼梦学刊,1979(2):3-37. 被引量:4
-
6赵树勤.当代女性爱欲书写的历史演变及其审美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2001(2):61-67. 被引量:6
-
7冯其庸.论《红楼梦》的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2(1):4-17. 被引量:8
-
8崔炳圭.红楼作者“性”观及宝玉“意淫”之我见[J].红楼梦学刊,2002(1):51-67. 被引量:9
-
9邵宁宁.启蒙神话与成长的悲剧——《红楼梦》人生解读[J].红楼梦学刊,2002(2):41-58. 被引量:10
-
10詹丹.论《红楼梦》的女性立场和儿童本位[J].红楼梦学刊,2002(2):82-9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8
-
1胡佩霞.从女性人性价值的体认到人格价值的体认——杜丽娘与林黛玉爱情之比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84-86. 被引量:1
-
2王建超.论女性人性价值的体认到人格价值[J].今日科苑,2007(16):252-252.
-
3李小平.贾宝玉至情人性的文化困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0-74. 被引量:2
-
4何淑通.宝黛葬花之比较[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9):16-18. 被引量:1
-
5侯颖文,乔颖.探究《葬花吟》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32-34.
-
6陈梦盈.《红楼梦》中的“伶俐人”及其人格特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02-105.
-
7程杰.从“女子三变论”角度解析曹雪芹的审美理想[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98-100.
-
8张杰.宝黛诗词命意析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27-31. 被引量:1
-
1王增斌.从香草美人透视屈原的人格魅力[J].理论导刊,2006(1):94-96. 被引量:6
-
2张富翠.“死亡”与“自我救赎”——余华小说主题价值解读[J].作家,2010(12):4-5. 被引量:3
-
3冯文楼.宋江:给他一点同情心的理解[J].古典文学知识,1998(4):62-69.
-
4杨林昕.晴雯崇高人格价值解读[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31-35. 被引量:1
-
5李亦文.也论方鸿渐的人格价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3):44-46. 被引量:1
-
6什么是“浩然之气?”[J].语文世界(上旬刊),1998(4):30-30.
-
7汪晓晴.世纪的误读与隔膜——冰心人生问题小说的文化价值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50-54. 被引量:1
-
8刘华天.《诗经》的价值解读[J].文化学刊,2016(11):166-167.
-
9郝敬波.低姿态的生命观照[J].淮海文汇,2009(1):43-44.
-
10陈娟.论徐訏的孤独及心路追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83-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