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7-88,共2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同被引文献20
-
1鄢烈山.告别“翻身”观——论“公民”与“战士”的分别[J].作品,2005(5):70-72. 被引量:1
-
2鄢烈山.一个公民的杂文写作[J].杂文选刊(下半月),2005,0(2):38-39. 被引量:1
-
3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J].青年记者,2004(9):14-16. 被引量:9
-
4[7]林语堂.论语录体之用[M]//我的话:下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
5[13]周作人.最初的印象[M]//知堂回想录.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
6[16]林语堂.论文[M]//林语堂文集:第十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
7[19]林语堂.有不为斋文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
8李宁.小品文艺术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
9李深明.思想情感的激荡—访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杨黎光和鄢烈山[N].新世纪文坛.2005-2-18.
-
10曾卓.序[A].冷门话题(鄢烈山)[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
-
1王再兴.抵达“无名”的批判——重读韩少功的《马桥词典》[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12):45-47. 被引量:2
-
2徐颢妍.鄢烈山杂文与“公民写作”[J].黄河文学,2008(12):120-122.
-
3鄢烈山."公民写作"扼杀杂文?[J].四川文学,2003(11):63-64.
-
4张兴宇.《思想俄国》中的思想[J].西伯利亚研究,2009,36(4):93-94.
-
5姚焕吉.关于《影风诗韵》的一封信[J].当代小说,2003(2).
-
6刘川鄂.韩少功:“公民写作”的伟大实践[J].中国作家(文学版),2010(9):215-223. 被引量:4
-
7吴中杰.大学还是要办的[J].上海文学,2004(11):90-95.
-
8刘阳.“公民写作”:多元的幻象[J].粤海风,2004,0(1):79-80.
-
9周丽玲.平静中的波澜——论当代杂文创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7-68.
-
10冰迪.持论精当 自成一家——读《当代新诗论》[J].东岳论丛,2000,21(6):14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