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泰华文学的湄南图象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东南亚华文文学当中 ,湄南河拥有最突出的形象、规模与深度 ,吸引了大量感性与理性的书写。本文透过泰华文学作品中意或不经意营构的湄南意象 ,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企图归纳出一个由“船舶生活的记述”、“生活情感的依附”、“对前贤的追悼与咏叹”、“泰国文化与乡土认同”等四大母题构筑而成的“湄南图象”。
作者
陈大为
机构地区
台湾南亚技术学院
出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年第2期24-29,共6页
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关键词
泰华文学
湄南图象
华文文学
分类号
I336.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1
陈贤茂.
新加坡华文文学简论[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4):46-52.
被引量:3
2
费勇.
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J]
.国外文学,1997(1):27-32.
被引量:20
3
刘小新.
论泰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总体特征[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6-103.
被引量:5
4
蔡沧江.
菲律宾华人文化与华文文学概说[J]
.华文文学,2001(3):8-10.
被引量:4
5
孙淑芹,王启东.
“方块字浇铸的心影”——泰国华文文学特色浅论[J]
.东疆学刊,2005,22(3):87-89.
被引量:4
6
王润华.
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2):44-47.
被引量:2
7
林云,曾少聪.
族群认同:菲律宾华人认同的变迁[J]
.当代亚太,2006(6):50-57.
被引量:7
8
杨启光.
试论印尼华人文化[J]
.东南亚研究,2006(4):71-78.
被引量:7
9
林建国.为什么马华文学[J].中外文学,1993,21(10):89-126.
10
杨启光.《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日常用语及其文化认同探析》[A].李如龙编.《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引证文献
4
1
杨中举.
东南亚华人流散族群及其文化、文学特征[J]
.东方丛刊,2019(2):28-43.
被引量:1
2
刘小新.
论泰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总体特征[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6-103.
被引量:5
3
莫海斌.
南洋本土的汉语书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族性言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6.
被引量:1
4
朱文斌.
图象、自我、本土化--从《泰华文学》看泰华文学的新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10(8):132-13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朱文斌.
图象、自我、本土化--从《泰华文学》看泰华文学的新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10(8):132-135.
2
刘琪.
潮汕文化在泰华社会的传承与嬗变[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4):42-51.
被引量:3
3
李莉.
五寸铁笔写生活——浅论曾心的散文[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2):162-164.
4
王诗运.
马华文学语言变异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2):38-41.
5
李翔.
基于VOSviewer的泰国华文文学研究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4):112-115.
被引量:1
6
杨本科.
泰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从符徵的焦虑与反思谈起[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9(3):28-33.
7
张涛.
海外华人社群研究的话语建构与中国方案[J]
.河北学刊,2024,44(3):68-74.
1
赵霞.
解读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J]
.作家,2012(8):103-104.
被引量:2
2
聂军,王秉习.
奥地利毕德麦耶尔时期的生活情感和剧作家弗兰茨·格里尔帕策[J]
.外语教学,1997,18(1):87-94.
被引量:1
3
草八斤.
我的诗歌营生[J]
.星星,2012,0(10):50-51.
4
雷华.
论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J]
.东南亚纵横,2002(6):46-48.
被引量:8
5
叶奕翔.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乡土记忆论略[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08-109.
6
胡晓真.
戏说市声/士声——《歧路灯》的儒者叙事[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3(2):27-34.
7
吴在庆.
略论柳、刘在贬地的生活情感及其变化[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0):75-79.
8
薛亚康.
《琵琶行》对《声声慢》创作的影响[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S1):4-6.
9
罗勋章.
从“小城三月”看生活情感向艺术情感的升华[J]
.写作,2004(6):18-20.
10
萨兰.
我爱独行[J]
.内蒙古教育,1995(7):45-45.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