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橄遗存分析——兼论庙底沟文化的渊源
被引量:16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30,共8页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参考文献9
-
1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92(3):261-280. 被引量:64
-
2田建文,吉琨璋,李永敏.山西侯马褚村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世界,1993(2):1-10. 被引量:7
-
3严文明.论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65(2):49-78. 被引量:27
-
4山西翼城北橄遗址发掘报告[J].文物世界,1993(4):1-51. 被引量:28
-
5王小庆.论仰韶文化史家类型[J].考古学报,1993(4):415-434. 被引量:18
-
6陈斌.万荣西解遗存的发现及其在仰韶文化中的位置[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9(0):6-15. 被引量:9
-
7田建文,薛新民,杨林中.晋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J].文物世界,1992(2):35-44. 被引量:25
-
8薛新民,田建文,杨林中.山西翼城枣园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调查报告[J].文物世界,1992(2):7-15. 被引量:14
-
9张忠培.试论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存的文化性质[J].考古,1979(1):37-44.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为纪念《农业考古》创刊四周年而作[J].农业考古,1984(2):18-20. 被引量:18
-
2陕西华县柳子鎭考古发掘简报[J].考古,1959(2):71-75. 被引量:31
-
3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J].考古,1974(6):356-363. 被引量:47
-
4The Zhengzhou Museum.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3):301-375. 被引量:153
-
5李仰松.陕西临潼康桥义和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J].考古,1965(9):440-442. 被引量:6
-
6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65(1):51-82. 被引量:155
-
7The Shansi Archaeological Team,Institute of Archaeology,Academic Sinica.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3(1):1-63. 被引量:85
-
8张忠培.关于根据半坡类型的埋葬制度探讨仰韶文化社会制度问题的商榷[J].考古,1962(7):377-381. 被引量:7
-
9张朋川,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3(11):21-30. 被引量:47
-
10伍人.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J].文物,1982(10):44-56.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166
-
1卫斯.“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J].西部考古,2020(2):59-76. 被引量:1
-
2杨菁.凝聚背后的多元与统一:从西安鱼化寨遗址看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早期房屋的建筑技术[J].西部考古,2020(1):39-55.
-
3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地理[J].社会科学战线,2020(1):140-158. 被引量:7
-
4李能交,孟恬.西阴文化勾连涡纹彩陶初步研究[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4(1):142-151.
-
5常兴照.舜窜三苗与禹征三苗再认识——兼谈良渚文化族属[J].东方考古,2022(1):19-38.
-
6田建文.枣园零口南交口——6000年前晋陕豫交汇处考古学文化的格局[J].边疆考古研究,2022(1):112-126.
-
7卢瑞宇.下潘汪文化研究——兼论镇江营文化系[J].边疆考古研究,2019,0(1):181-206.
-
8赵春青.从鱼鸟相战到鱼鸟相融──仰韶文化鱼鸟彩陶图试析[J].中原文物,2000(2):13-15. 被引量:10
-
9樊娇凤.荒坡遗址分期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55-167.
-
10文启明.南杨庄遗址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9(11):46-5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76
-
1清水河县岔河口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1-15. 被引量:9
-
2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北方文物,2002(3):1-15. 被引量:17
-
3王炜林,王占奎.试论半坡文化“圆陶片”之功用[J].考古,1999(12):54-60. 被引量:11
-
4梁星彭,李兆祥,张新治.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9(4):459-486. 被引量:49
-
5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陕西临潼零口遗址第二期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9(6):3-14. 被引量:19
-
6阎毓民.关于垣曲古城早期遗存的性质和年代[J].考古与文物,1999(2):32-37. 被引量:2
-
7张玉石,赵新平,乔梁.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8
-
8魏坚,曹建恩.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石城址初步研究[J].文物,1999(2):57-62. 被引量:31
-
91991年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J].考古,1998(6):90-95. 被引量:3
-
10郑文兰.山西垣曲县小赵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J].考古,1998(4):7-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6
-
1沈莎莎.晋南仰韶早期遗存的分期研究[J].草原文物,2013(2):87-100.
-
2王月前.东关遗址仰韶早期遗存的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07(2):9-18.
-
3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8(6):17-65. 被引量:15
-
4张冬煜.晋南仰韶文化半坡期遗存的分期研究[J].中原文物,2009(1):19-24. 被引量:1
-
5王先胜.论历史教学中炎黄蚩尤问题的处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32-42. 被引量:4
-
6王先胜.炎黄年代及“三皇五帝”历史研究的新进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31-38. 被引量:7
-
7张宏彦.从仰韶文化鱼纹的时空演变看庙底沟类彩陶的来源[J].考古与文物,2012(5):39-47. 被引量:14
-
8朱雪菲,许永杰.西阴文化的解体与仰韶晚期遗存的生成[J].考古与文物,2012(6):28-37. 被引量:3
-
9常文鹏,王刚.从考古学角度试论“黄帝在涿鹿”[J].文物春秋,2013(3):12-16. 被引量:1
-
10王晓毅.龙山时代河套与晋南的文化交融[J].中原文物,2018(1):44-5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0
-
1聂晓莹,付建丽,崔天兴.试论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石城遗址[J].文物建筑,2020(1):155-166. 被引量:1
-
2魏唯一.陕西神木高家堡镇[J].文物,2021(2):85-96.
-
3刘亭亭.海南出土青铜器初探[J].东方博物,2023(1):1-13.
-
4王建平,王志强,胥谞.关于中国早期冶铜术起源的探讨[J].中原文化研究,2014,2(2):41-49. 被引量:6
-
5胡珂,莫多闻,毛龙江,曹玮,王炜林.榆林地区全新世聚落时空变化与人地关系[J].第四纪研究,2010,30(2):344-355. 被引量:18
-
6王先胜.詹子庆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批评——大学历史教材批评之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21-33.
-
7阎宏东.神木石峁遗址陶器分析[J].文博,2010(6):3-9. 被引量:4
-
8王先胜.炎黄年代及“三皇五帝”历史研究的新进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31-38. 被引量:7
-
9徐杰舜.论汉民族的五帝时代[J].青海民族研究,2013,24(4):131-135.
-
10王丽红.仰韶彩陶图形的表象与内在[J].文物世界,2014(1):19-23. 被引量:2
-
1拓古.虎尊与虎[J].江汉考古,1999(2):98-26.
-
2苏秉琦教授与晋文化研究——沉痛悼念苏秉琦先生[J].文物世界,1997(4):3-7.
-
3胡松梅,杨岐黄,杨苗苗.陕西华阴兴乐坊遗址动物遗存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6):117-125. 被引量:10
-
4胡松梅,王炜林,郭小宁,张伟,杨苗苗.陕西高陵杨官寨环壕西门址动物遗存分析[J].考古与文物,2011(6):97-107. 被引量:18
-
5朱乃诚.仰韶文化彩陶研究的精华——读《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J].考古,2013(3):100-104.
-
6麥英豪.广州东郊古遗址调查试掘记[J].考古,1957(5):30-36. 被引量:1
-
7王光明.90年仰韶聚落大发现[J].中国文化遗产,2012(6):18-25.
-
8杨建华.试论文明在黄河与两河流域的兴起[J].华夏考古,1999(4):17-31. 被引量:4
-
9枣园新石器遗址(1991年发现)[J].文物世界,2013(1).
-
10王仁湘.中国史前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的解读[J].文物,2010(3):46-55.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