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5期4-9,共6页
参考文献7
-
1苏炜.《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八十年代作家的影响》[J].香港知识分子,1992,(2).
-
2《孙绍振如是说》.第195页.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5月第1版.
-
3《美的结构》中《审美价值结构及其升值与贬值运动》部分.
-
4《美的结构》.第5页.
-
5《美的结构》中《形象的三维结构和作家的内在自由》部分.
-
6孙绍振.《作品分析的还原法》[J].名作欣赏,1994,.
-
7《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书三联店.1974年.第128页.
同被引文献9
-
1谢十架.智者的理论——孙绍振的思想风度[J].当代作家评论,1996(4):54-64. 被引量:3
-
2颜纯钧.漫不经心的自由和冒险──孙绍振学术风貌[J].文艺争鸣,2000(5):10-13. 被引量:1
-
3余岱宗.以思辨与激情来挑战──孙绍振的理论和批评的风格[J].文艺争鸣,2000(5):14-17. 被引量:1
-
4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6(3):4-6. 被引量:21
-
5王元臣.文体感下的写作行为[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6(3):6-8. 被引量:8
-
6叶勤,吴励生.追求原创:不泥国粹,不拜洋人——著名文论家孙绍振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论坛,2006(9):118-137. 被引量:2
-
7叶勤,陈曦.经验与理论的双向运动——孙绍振教授访谈录[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20-25. 被引量:1
-
8孙绍振.美的结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
9潘新和.“文体”“教学文体”及其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3-6. 被引量:22
-
1柴福善.我说孙绍振[J].山花,2003(8):91-92.
-
2南帆.浪漫与幽默[J].当代作家评论,1996(4):65-67.
-
3伍明春.现象批评、文本细读和理论概括——论孙绍振的新诗研究的三个向度[J].诗探索,2015(7):112-121.
-
4武江红.穆旦与现代主义[J].作家,2008,0(14):27-28.
-
5孙绍振:原创性的追求[J].当代作家评论,2000(5):125-125. 被引量:1
-
6吴永福.抒情的散文[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7):71-71.
-
7刘运好.《诗品》溯源析流的美学原则与内涵[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82-88. 被引量:3
-
8益浩波.牵挂[J].新青年(珍情),1995,0(9):18-19.
-
9周志勇,四眼与猪(图).牛犀犀和老师不得不说的故事[J].动漫界.兴趣语文(小学中高年级),2010(2):36-39.
-
10夏爱华.磨砖为镜[J].南国博览,2013(9):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