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透过《帕鲸》对捕鲸生活的表层描述而进入小说的深层话语,可发现作品中有大约半数人物能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且与其原型有着极为相近的人格特征。作家对于某些人物关系的处理,以及某些人物体现的宗教寓意,都与其圣经原型趋于一致。这使对于小说人物进行原型式解码成为准确理解作品主题的前提。依据人物在作品中充当的不同角色,可分为主要原型人物、次要原型人物和“隐型”原型人物三类。对于这些原型人物的研究表明,建立在宗教寓意之上并超越宗教寓意的对非理性之罪与恶的批判,是《白鲸》的主题所在。
作者 韩德星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5,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参见NathaliaWright,Melville'sUseoftheBible,BiblicalImagesLiterature,NewYork,1975,p,40-41.
  • 2WamerB.Brthoff:《梅尔维尔的〈骗子〉》,见柯恩编《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朱立民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1页。
  • 3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684、67、161页。
  • 4《旧约·列王纪上》第21章19节。
  • 5《新约·马大福音)第6章9节。
  • 6震教派:又名“震颤派”,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在崇拜仪式中唱方言诗并伴以震颤、喊叫、舞蹈、旋转等动作,故名。
  • 7在《新约·启示录》中,大碗预示灾难,里面盛满上帝的愤怒,碗破则灾难出。下文迦百列的尖叫即意味着灾难发生。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85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