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人关于民歌的概念和分类法(上)
被引量:12
The Concept and the Classificaition of Folk Songs of the Tongan People in Central Asia(Ⅰ)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2,共6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参考文献3
-
1M·Я·苏三洛.《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郝苏民,高永久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229—230页.
-
2尤素洛夫.《苏联回族民人曲子》(东干文),第10页,伏龙芝,1981年.第14页,第26页.
-
3尤素洛夫.《苏联回族人的曲子》11页,伏龙芝,1981年.
同被引文献363
-
1周菁葆.伊斯兰文化中的典型音乐——木卡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3(4):80-85. 被引量:1
-
2董维松.戏曲“声腔”纵横谈 对戏曲音乐中几个常见理论概念的反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4):6-11. 被引量:9
-
3沈洽.民族音乐志的架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5(3):73-80. 被引量:15
-
4郝苗苗.“身体-感官经验”在西方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历史嬗变[J].音乐研究,2022(6):131-144. 被引量:1
-
5柘植元一,周耘.西亚的音乐文化[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8-11. 被引量:5
-
6杨民康.“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154-166. 被引量:16
-
7全仁平,赵文.中、韩音乐中的慢中快形式[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3):16-23. 被引量:2
-
8李庆荣.泰国北部克伦族的音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46-47. 被引量:1
-
9张健.关于唐代传入骠国乐的几个问题[J].海交史研究,2006(1):15-23. 被引量:3
-
10李庆荣.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音乐形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7):87-9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2
-
1赵维平.我国东方音乐的研究现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3):59-72. 被引量:6
-
2任方冰.近五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综述[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2(4):16-21. 被引量:3
-
3常文昌,杨建军.试论东干文学批评的形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2):62-68. 被引量:5
-
4常文昌.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中亚东干小说的民俗色彩[J].广东社会科学,2009(3):151-156.
-
5袁环.徽州目连戏研究——以宗族戏班“马山班”为例[J].中国音乐,2012(2):52-61.
-
6胡斌,洛秦.中国学者的音乐人类学域外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1):38-46. 被引量:1
-
7赵塔里木.东干文“老曲子”文献三种[J].民族艺术,2022(2):113-127. 被引量:3
-
8高贺杰.声音宇宙观: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转换与“内观”[J].音乐研究,2022(3):65-73.
-
9欧阳平方.认知民族音乐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3):124-132.
-
10苏毅苗,马驰云.跨界民族音乐视域下彝族毕摩音乐文化研究述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37(5):95-104.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惠继东.东干学者玛凯耶娃的俄语东干文学批评论[J].东方丛刊,2024(1):177-190.
-
2蔡际洲.从思维方式看中西音乐之比较——关于中国音乐研究与创作的哲学反思[J].音乐研究,2002(3):68-72. 被引量:23
-
3刘艺.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01-103. 被引量:3
-
4丰欣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之初探[J].芒种(下半月),2014(6):229-230. 被引量:2
-
5张锐,季慧慧.中韩音乐交融的历史与现状[J].黄河之声,2015(2):43-44.
-
6惠继东.东干语文学批评论析——以《中亚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儿》序文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5):95-99.
-
7余琳娜,陈佑松,林东波.试析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5,35(24):4-4.
-
8惠继东,李霞.俄语东干文学批评的若干特点[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3):118-123. 被引量:1
-
9仲崇连.东方音乐文化交流史研究论纲[J].音乐创作,2017,0(8):150-151.
-
10杨子奕.关于俄语东干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18(14):75-75.
-
1赵塔里木.中亚东干民歌的传承方式[J].音乐研究,2003(1):28-37. 被引量:8
-
2赵塔里木.在中亚东干人和中国西北回民中流传的民歌——《高大人领兵》的异文比较[J].音乐研究,2001(1):67-79. 被引量:5
-
3赵塔里木.中亚东干人关于民歌的概念和分类法(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2):34-40. 被引量:5
-
4赵塔里木.中亚东干民歌——中国民歌史的活材料[J].中国音乐,1999(4):40-42. 被引量:8
-
5赵塔里木.中亚东干民歌的传承方式[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2(1):29-38. 被引量:1
-
6杨峰.中亚东干人[J].回族文学,2014(3):66-72.
-
7贾於蒙,马洪真.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文化交流的尝试──评《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1997(2):264-267.
-
8张杰.中亚东干族漫漫“回乡”路[J].中亚信息,2012(8):53-54.
-
9漆画[J].美苑,1995,0(4):23-29.
-
10篆刻[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1):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