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印度古代美意识的矛盾性——从史诗《罗摩衍那》说起
被引量:
3
Paradox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 in Ancient Indi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浸透了印度教精神的史诗《罗摩衍那》与佛教艺术里 ,可以看到大量世俗感官美的肯定性描写 ,在从《吠陀》到《摩诃婆罗多》以及后来的许多印度文艺作品中 ,都有许多描写和歌颂诸神和英雄们的性欲与性的力量的情节和细节。这些描写全心似乎违背了神圣宗教的主旨 ,构成了美的极端精神性与强烈感官性对立并存的审美矛盾。这一审美意识矛盾性的根源 ,至少应从史诗和宗教生成发展的特殊形态。
作者
卢铁澎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关键词
史诗
世俗
和歌
性描写
矛盾性
美意识
文艺作品
宗教
印度教
神圣
分类号
I3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5
1
<罗摩衍那>第二篇,第57章,第4颂,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罗摩衍那>引文均按此式简写出处,不另加注.
2
<罗摩衍那>(战斗篇)第105章.
3
<摩诃婆罗多>诗句,转引自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137页.
4
德·恰托巴底亚耶:<印度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84页.
5
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139页.
6
查尔斯·法布吉:<印度雕刻的艺术风格>,见<东方美术>,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2-33页.
7
黑格尔:<美学>(中译本)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08,109页.
8
<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28页.
9
指数论、瑜珈、胜论、正理、弥曼差和吠檀多等六个哲学派别.它们都是信仰上帝的存在并承认吠陀经价值的哲学派别,所以被认为是印度哲学的正统派系.
10
华·J·贾吉编:<世界十大宗教>(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86-87页.
共引文献
28
1
危敬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23-27.
被引量:2
2
陈太福.
论经济哲学研究如何深入?[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36-41.
被引量:1
3
张运松.
科学和技术:人类自由的表征[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6-7.
被引量:2
4
倪霞.
现代社会与社会信任[J]
.理论与改革,2005(1):76-78.
被引量:3
5
盖庆芳.
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1):48-50.
6
凌剑飞.
虚拟网络的发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新的论证[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15-17.
7
李重,封春宁,康肃丽.
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经济师,2005(6):113-113.
8
张策华.
法律文化同构性的一般理论界述[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1):100-103.
9
黄首晶.
素质教育长期难以实施的教育知识观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3):8-12.
被引量:6
10
黎环,熊循庆,张敏.
卢梭经济政治异化思想浅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7):77-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孟昭毅.
《罗摩衍那》人文精神的现代阐释[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3):26-30.
被引量:8
2
陶银骠.
西方文化发展的走势与人本主义[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5):88-92.
被引量:1
3
赵沛霖.
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J]
.文艺研究,1997(1):95-104.
被引量:11
4
张建华.
论《罗摩衍那》表现的社会理想与伦理观念[J]
.南亚研究季刊,1995(2):64-68.
被引量:1
5
罗明成.
“争夺英雄妻子”母题的社会文化研究——以几部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1995,13(2):77-84.
被引量:9
6
季羡林,郁龙余.
华夏天竺 兼爱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4):5-8.
被引量:2
7
张玉安.
《罗摩衍那》的永恒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文本为分析案例[J]
.南亚研究,2003(2):85-90.
被引量:3
8
李珉.
万物有情观对印度古典美学的影响[J]
.南亚研究季刊,2005(2):81-84.
被引量:2
9
谭德兴.
从后羿形象之演变看中国历史神话化[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47-51.
被引量:2
10
张莉.
宗教:信仰到生活方式——从迦梨陀娑的创作看印度文学的宗教性[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4):51-5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景迁.
东西方英雄史诗中的人本主义比较研究——兼谈神与人的同形同性问题[J]
.中国藏学,2007(2):121-125.
被引量:2
2
罗乐.
析史诗《罗摩衍那》所反映的印度教文化[J]
.重庆与世界,2016,33(14):80-83.
3
李思凝.
从中印文学的神话英雄形象中见民族性格之差异——以“大羿”形象与“罗摩”形象为例[J]
.芒种(下半月),2017,0(8):65-6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婵娟.
中西方文学史诗英雄主义精神比较研究——以《贝奥武甫》和《格萨尔王传》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3):237-238.
被引量:2
2
徐其超.
《格萨尔王传》英雄形象性格的经典性——基于与《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2):172-181.
被引量:3
1
周永仙.
屈骚感官性艺术形象之美[J]
.金田,2014,0(1):137-138.
2
刘三平.
不了解的佛教艺术——读《佛教艺术》[J]
.书屋,2005(2):15-16.
3
李小荣.
略论变相的创作及用途[J]
.法音,2000(3):23-28.
4
李德恩.
拉美的灵魂——《波波尔·乌》[J]
.外国文学,1987(10):92-93.
被引量:1
5
周君祥.
落叶咏叹[J]
.党员干部之友,2001,0(10):56-57.
6
林栀蓝.
苏桃的恶俗男[J]
.人生十六七,2007(7):24-25.
7
李稼豪.
会魔法的我[J]
.雪花,2013(6):52-53.
8
童翱.
电梯[J]
.中华诗词,2013(8):43-44.
9
马俊华.
蜜蜂[J]
.诗词月刊,2016(1):22-22.
10
我竟是一个合法的小三[J]
.青年文学家,2014(1):42-45.
国外文学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