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印度古代美意识的矛盾性——从史诗《罗摩衍那》说起 被引量:3

Paradox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 in Ancient Indi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浸透了印度教精神的史诗《罗摩衍那》与佛教艺术里 ,可以看到大量世俗感官美的肯定性描写 ,在从《吠陀》到《摩诃婆罗多》以及后来的许多印度文艺作品中 ,都有许多描写和歌颂诸神和英雄们的性欲与性的力量的情节和细节。这些描写全心似乎违背了神圣宗教的主旨 ,构成了美的极端精神性与强烈感官性对立并存的审美矛盾。这一审美意识矛盾性的根源 ,至少应从史诗和宗教生成发展的特殊形态。
作者 卢铁澎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Foreign Literatur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罗摩衍那>第二篇,第57章,第4颂,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罗摩衍那>引文均按此式简写出处,不另加注.
  • 2<罗摩衍那>(战斗篇)第105章.
  • 3<摩诃婆罗多>诗句,转引自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137页.
  • 4德·恰托巴底亚耶:<印度哲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84页.
  • 5雅科伏列夫:<艺术与世界宗教>,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139页.
  • 6查尔斯·法布吉:<印度雕刻的艺术风格>,见<东方美术>,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2-33页.
  • 7黑格尔:<美学>(中译本)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08,109页.
  • 8<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28页.
  • 9指数论、瑜珈、胜论、正理、弥曼差和吠檀多等六个哲学派别.它们都是信仰上帝的存在并承认吠陀经价值的哲学派别,所以被认为是印度哲学的正统派系.
  • 10华·J·贾吉编:<世界十大宗教>(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86-87页.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