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侧柏叶枯病的侵染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Chioroscypha platyclaclus sp.nov.以子囊孢子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3月出现症状,6月在枯死叶上形成子实体。首先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发病,随树龄增加病情加重。病害的发生、发展与6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与冬季气温和降雨量呈负相关。根据气象因子可以初步预测下年病情。
作者
戴雨生
王行政
林其瑞
王学道
叶宗全
机构地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盱眙县林场
江苏省盱眙县林业站
江苏省盱眙县多管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共2页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关键词
侧柏
叶枯病
发生规律
分类号
S763.71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戴雨生.
盘菌一新种[J]
.真菌学报,1992,11(3):207-209.
被引量:2
2
戴雨生,王学道,林其瑞.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6(1):59-65.
被引量:10
3
戴雨生,王学道,林其瑞,姚景德,叶宗全,王行政.
盱眙丘陵山区侧柏叶枯和死亡原因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1991,18(1):36-3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1979年
2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1979年
3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1963年
4
李晓储,华自忠,李阳春,吴月斌.施钾防治杉木幼树黄化病扩大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1985(01).
共引文献
10
1
柳惠庆,魏蔼一,李维忠,王淑芬,侯克俭,杨金亮,李惠英.
河北侧柏叶枯病的调查研究[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4):303-306.
被引量:4
2
戴雨生,梁加逊,王行政,马阅,林其瑞.
不同地理种源侧柏对侧柏绿胶杯菌抗性的测定试验[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1):53-56.
3
杨晶瑜,王超,王明霞,刘宇杰.
成县侧柏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04-105.
被引量:2
4
刘彩云,薛佳桢,常志隆.
龙柏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病原菌分离鉴定[J]
.西部林业科学,2016,45(1):37-41.
被引量:1
5
熊小娟,付园,胥红志,汤虎春.
南郑县侧柏叶枯病发生原因之浅见[J]
.陕西林业科技,2016,40(2):114-115.
被引量:4
6
金辉.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7,19(11):97-98.
被引量:2
7
王军.
陇县侧柏叶枯病发生状况及防治经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22):77-77.
被引量:5
8
李培琴,明洁,张舒瑶,余仲东,贺虹,唐光辉.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1):74-84.
被引量:10
9
刘在哲,亓玉昆,吕娟,张玉娇,张伟,刘云,付翠翠,刘慇,刘保友,王清海.
山东省侧柏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J]
.林业科学研究,2022,35(4):197-204.
被引量:2
10
陈守常.
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J]
.四川林业科技,2002,23(4):29-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
1
林其瑞,王行政.
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1994,21(2):36-37.
被引量:6
2
柳惠庆,魏蔼一,李维忠,王淑芬,侯克俭,杨金亮,李惠英.
河北侧柏叶枯病的调查研究[J]
.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10(4):303-306.
被引量:4
3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增订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4
蒋金升,田毅,张文玉,等.洋县汉王山林场侧柏叶枯病初步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1984(3):11-13.
5
万贤崇,戴雨生,陈裕菊.
侧柏抗病单株对叶枯病抗性机制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8,11(3):295-298.
被引量:3
6
侯攻科,武星煜,辛恒.
浅谈天水市侧柏叶枯病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23):41-42.
被引量:6
7
闫榜泽.
豫西地区侧柏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1):142-143.
被引量:3
8
王亚平,任三强.
天水市秦州区侧柏叶枯病防治技术初探[J]
.甘肃林业,2014(1):35-35.
被引量:9
9
戴雨生,王学道,林其瑞,姚景德,叶宗全,王行政.
盱眙丘陵山区侧柏叶枯和死亡原因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1991,18(1):36-39.
被引量:4
10
刘建朝.
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初报[J]
.中国森林病虫,2015,34(1):46-4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刘雪峰.
桂阳县园林植物有害生物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5):65-66.
被引量:1
2
杨晶瑜,王超,王明霞,刘宇杰.
成县侧柏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04-105.
被引量:2
3
熊小娟,付园,胥红志,汤虎春.
南郑县侧柏叶枯病发生原因之浅见[J]
.陕西林业科技,2016,40(2):114-115.
被引量:4
4
王春辉,王春梅.
不同方式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效果[J]
.中国园艺文摘,2017,33(4):39-40.
被引量:6
5
金辉.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7,19(11):97-98.
被引量:2
6
孟小亚.
陕西凤翔侧柏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21,49(3):81-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金辉.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2017,19(11):97-98.
被引量:2
2
张舒瑶,贺虹,唐光辉,李小军,刘伟.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田间防治试验[J]
.中国森林病虫,2017,36(6):22-25.
被引量:4
3
孙士杰,尚慧珍.
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2018(6):24-25.
被引量:1
4
王文志.
北方地区不同药剂及防治时期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9,32(1):44-45.
被引量:6
5
史小春.
侧柏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J]
.南方农机,2019,50(7):49-49.
被引量:6
6
王军.
陇县侧柏叶枯病发生状况及防治经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22):77-77.
被引量:5
7
李钟玉.
初探侧柏枯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20(24):315-315.
被引量:1
8
孟小亚.
陕西凤翔侧柏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21,49(3):81-83.
被引量:4
9
任君艳.
浅析武山县侧柏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J]
.广东蚕业,2022,56(1):40-42.
10
裴守政.
山地侧柏人工林叶枯病防治效果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6):115-117.
1
韦佩红.
杜仲病害的防治[J]
.农村经济与技术,1996(8):25-25.
被引量:3
2
赵升平,张胜白,江可伯.
杉木叶枯病的初步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1989,18(4):6-9.
被引量:1
3
杨枝发.
叶枯病的防治[J]
.安徽林业,2001(4):15-15.
被引量:4
4
戴雨生,王学道,林其瑞.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6(1):59-65.
被引量:10
5
侯成林.
黄山松叶枯病病原菌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2002,32(1):90-91.
6
林振兴.
银杏新植株叶缘发焦是何原因?[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00(8):33-33.
7
戴雨生,林其瑞,王行政,王学道,叶宗全.
杀菌剂烟剂防治侧柏叶枯病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1):31-33.
被引量:5
8
张兴民.
魔芋叶枯病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9(5):49-49.
9
管先军.
苦瓜常见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3-123.
10
发财树病虫害防治[J]
.绿色科技,2014,0(12):294-294.
被引量:1
森林病虫通讯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