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于坚诗歌的抒情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于坚一直对诗的抒情性持排拒态度,并把其与传统的“升华式”、“诗化”写作混为一谈;本文从他的诗作入手,指出其诗中存在的抒情倾向及抒情风格的变迁,进而廓清了抒情性与“升华式”写作的关系。
作者
白茂华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关键词
于坚
抒情风格
诗歌
抒情性
诗化
诗作
倾向
写作
升华
传统
分类号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一川.
在口语与杂语之间──略谈于坚的语言历险[J]
.当代作家评论,1999(4):43-51.
被引量:4
2
于坚,陶乃侃.
“抱着一块石头沉到底”[J]
.当代作家评论,1999(3):4-17.
被引量:27
3
陈旭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吴思敬.磁场与魔方[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29
1
杨绍军.
论于坚创作的精神立场[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24-27.
2
赵玉.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对于坚诗学的影响[J]
.百色学院学报,2001,15(2):28-31.
3
邓云川.
“日常生活”与诗——略谈于坚的诗学追求[J]
.当代文坛,2002(5):64-67.
被引量:1
4
杨庆祥.
《尚义街六号》的意识形态[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2-5.
被引量:2
5
游元军,王远舟.
论于坚诗歌的抒情策略[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75-577.
6
王玉玺.
诗坛雄鹰——于坚[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30-34.
7
罗振亚.
日常口语化的解构性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民间诗歌”考察[J]
.天津社会科学,2008(4):97-102.
被引量:4
8
艾秀梅.
论日常生活题材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变迁[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153.
被引量:1
9
康艳.
沉浸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论于坚的诗歌创作[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1-84.
10
李奋启.
生活在“〇”处——于坚长诗《〇档案》中“〇”的多义性新解[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3):25-27.
1
张柠.
于坚和“口语诗”[J]
.当代作家评论,1999(6):110-112.
被引量:8
2
马晓.
关于诗歌理论的研究——于坚诗歌的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2012(7):47-48.
3
马绍玺.
怒江边上人与江水的一次诗歌对话——于坚诗歌《横渡怒江》解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0(11):83-88.
4
于坚.
于坚诗歌与随笔[J]
.青海湖,2009(9):28-35.
5
于坚.
于坚诗歌及评论[J]
.诗选刊,2007,0(Z1):186-187.
6
张文文.
论陈染诗化写作的特色[J]
.青年文学家,2013,0(22):44-44.
7
鲁守广,马维.
于坚诗歌的“中庸之道”——从其诗歌走向说起[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1):86-88.
8
于坚.
于坚诗歌及诗观[J]
.诗选刊,2006,0(Z1):168-169.
被引量:1
9
张茜.
寻觅生态之路——于坚诗歌生态主题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5-6.
10
于坚.
于坚诗歌及诗观[J]
.诗选刊,2012(Z1):180-181.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