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和根本,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必须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同时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
作者
孙文学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农学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质量
提升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29
参考文献
9
1
曹赛先.
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11-12.
被引量:21
2
王义遒.
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2(2):8-13.
被引量:4
3
.[N].中国教育报,2004—06—08(1).
4
.[N].中国青年报,2004—06—14(A2).
5
周远清.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为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在“邓小平与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
.中国高教研究,2004(7):4-5.
被引量:18
6
黄蔚.教育部公布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04—05—26(1).
7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新华文摘,2004,(2):102-104.
8
王康平,刘艳杰,杨丽芳.
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3):53-59.
被引量:14
9
范文曜 张伟.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和大学拨款.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4,(1):121-12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
卢晓东,陈孝戴.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
.教育研究,2002,23(7):47-52.
被引量:188
3
朱九思.
高等教育当前应当着重抓什么[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58-62.
被引量:33
4
张祖夔.
高等学校自主定位研究刍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3(2):40-41.
被引量:10
5
陈至立.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在2003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3-11.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57
1
朱中华.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3):65-67.
被引量:6
2
季明明.
国内外民办教育认证评估现状与前景[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4):21-31.
被引量:3
3
陈建忠.
试论高等教育归属职业教育范畴[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7):48-51.
被引量:3
4
管弦.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研究[J]
.教育与考试,2008(3):54-57.
5
王代敬.
高校扩招争议述评[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7(4):15-19.
被引量:2
6
刘学谦,刘成.
论综合性大学框架下体育院系发展的定位观[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111-113.
被引量:2
7
林莉.
从学术到市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价值取向[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6-11.
被引量:4
8
张宽政.
论现代学校制度[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146-148.
9
李继峰.
论贫困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和收益[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4):37-42.
被引量:22
10
安心.
大学分类制度:影响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兼论我国大学分类的利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45-4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2
1
卢红学,王前新.
高职教学质量的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谈[J]
.职教论坛,2001,17(11):33-35.
被引量:13
2
焦树民.
从大白兔奶糖甲醛门事件解读危机传播管理[J]
.东南传播,2007(10):84-85.
被引量:2
3
马庆发.
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
.教育与职业,2004(12):6-8.
被引量:65
4
陈华明,杨旭明.
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J]
.新闻界,2004(4):32-33.
被引量:33
5
张社字.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116-118.
被引量:44
6
覃丽.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1):37-37.
被引量:49
7
邓廿庆,卞修凡.
新形势下发展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1):63-64.
被引量:13
8
李忠华.
关于造就一流高职院校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4(28):19-21.
被引量:8
9
刘国良,李新生.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10):30-31.
被引量:44
10
鲍洁.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J]
.职教论坛,2004,20(12X):26-27.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9
1
杨晋.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0-73.
被引量:12
2
杨玉珍.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2007,22(10):149-150.
3
郑兆领.
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7-10.
被引量:5
4
陶书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80-81.
被引量:158
5
朱静,蒋华.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和策略研究[J]
.成人教育,2008,28(10):80-81.
被引量:14
6
张秀芬,陈树君,李海英,陈玲,张静,于彩霞.
病例情景模拟考核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60-61.
被引量:14
7
袁锡明,周丙洋.
高职教学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策略探究[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40-42.
被引量:1
8
顾洪娟,宋连喜,牛长满.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2):42-43.
被引量:6
9
王珺.
艺术中专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3):133-134.
10
李敏.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217-21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29
1
吴云,朱晓艳.
工匠精神视角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双师型”教师专业素养培育为例[J]
.现代交际,2020(17):134-136.
被引量:6
2
范育军,汤国杰,孔定新.
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考[J]
.航海教育研究,2006,23(4):20-22.
被引量:9
3
曹锐.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21-22.
被引量:2
4
胡晓燕,胡晓林,谢素萍.
情景模拟法在临床助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96-97.
被引量:3
5
谢强.
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探析[J]
.科教导刊,2014(9).
被引量:1
6
宋桂贤.
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5-47.
7
刘美玲.
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54-55.
8
熊玉辉.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与研究[J]
.技术物理教学,2013,21(4):76-79.
9
于海成,李艳萍,张百川,张义勇,刘艳武.
高职园林类专业“三方五径”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模式[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1).
10
朱登华.
浅议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中国商界,2010(8):340-341.
1
徐谷,黄正轴.
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估报告[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4):55-60.
被引量:1
2
张立今.
对提高系部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23):107-109.
3
张兴海.
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几个问题[J]
.继续教育研究,1996(2):39-41.
被引量:1
4
广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课题组.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中国高教研究,2002(12):51-52.
被引量:3
5
潘晓雁.
成人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20(1):114-116.
6
牛振冬.
电视大学也应及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J]
.中国远程教育,1986(4):4-7.
被引量:1
7
解勇.
浅谈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管理观察,2013(10):58-58.
8
万伟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研究[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12-15.
被引量:4
9
曾庆柏.
高职教学质量主因子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5):73-75.
被引量:2
10
杨寅,王新萍.
基于B/S模式的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174-176.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