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炭具有吸附性的实验改进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教版初中课本第81页"木炭使红墨水褪色"的实验如照书上操作:将块状木炭放入锥形瓶中时,木炭浮于水面,不能与红墨水充分接触,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但溶液的颜色依然偏红;另外,木炭屑容易使水变黑,不便于观察红墨水褪色的现象.笔者将实验改进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
李少坤
机构地区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Education In Chemistry
关键词
木炭
实验改进
红墨水
课本
人教版
溶液
初中
水面
颜色
操作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253.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1
岳强.
木炭吸附性演示实验的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5,0(Z2):35-35.
被引量:3
2
夏志清,李辉,闫金龙.
利用废弃物改进木炭的吸附性实验[J]
.化学教育,2006,27(5):56-56.
被引量:1
3
林冠烽,程捷,黄彪,杨建华,吴新华.
高活性木炭的制备与孔结构表征[J]
.化工进展,2007,26(7):995-998.
被引量:17
4
陈培亮.
活性炭吸附色素实验的改进方案比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29(5):25-26.
被引量:2
5
宋开慧.
木炭吸附作用实验的探究与改进[J]
.化学教学,2012(9):46-47.
被引量:2
6
洪兹田,陈女婷.
木炭(或活性炭)吸附红墨水的色素实验改进[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32(2):34-35.
被引量:1
7
胡绮妙.
例谈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J]
.化学教学,2015,0(6):56-60.
被引量:18
8
刘四方,张建选.
木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J]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2,18(8):16-16.
被引量:1
9
姚志红,宋明生,石日强.
“木炭吸附色素”实验的创新设计[J]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17(3):113-113.
被引量:1
10
高锐升.
对活性炭(或木炭)吸附实验装置的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15):51-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何婧,张冬青,乔金锁.
木炭(活性炭)脱色效率的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0(17):86-89.
被引量:1
2
胡绮妙.
木炭吸附色素实验的再设计与教学创新[J]
.化学教与学,2021(7):93-9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封萍,王欢,梅磊,张登峰,易明,王梦霞,朱学帅.
生物质热解液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技术及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2):61-65.
被引量:2
1
李佩芬.
传记性文言文的阅读技巧[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4):40-41.
2
李光芬.
木炭的吸附性实验改进3则[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0,11(5):26-26.
被引量:1
3
曾卫东.
中学化学实验改进探究[J]
.活力,2006(11X):55-55.
4
李艳阳.
铜与浓硝酸反应溶液的颜色探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1):13-13.
5
黎世新.
关于木炭吸附性实验的探讨[J]
.小学语文,2002,0(24):35-35.
6
岳强.
木炭吸附性演示实验的改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5,0(Z2):35-35.
被引量:3
7
《冲出亚马逊》(4) 第一个安稳觉[J]
.数学大王(中高年级)(3-6年级),2007,0(4):24-27.
8
左体玉.
改进演示实验 打造高效课堂[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1X):38-39.
9
王德才.
木炭吸附性演示实验的改进[J]
.辽宁教育,1996(9):48-48.
10
赵东.
活性炭吸附性实验的改进[J]
.化学教与学,2016(4):91-91.
被引量:1
化学教学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