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隐性采访及其法律应用性的思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媒介施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其特具的魅力使其得到越来越多记者、媒体和受众的青睐。
作者
王军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前沿》
2005年第1期128-129,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法律应用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宋克明著.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2
[美]凯瑟琳·米勒著.袁军,石丹,周积华,吴燕春译.组织传播(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白庆祥,刘乃仲主编.体验式新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
[美]罗杰·菲德勒著 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华夏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
1
王冰.
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J]
.学术论坛,2005,28(1):165-168.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43
1
傅丹辉.
论新闻采访权及其法律调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139-141.
被引量:2
2
马岭.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主体及其法律保护[J]
.当代法学,2004,18(1):60-67.
被引量:20
3
宋素红,罗斌.
美国传媒与司法关系走向[J]
.国际新闻界,2004,26(4):34-37.
被引量:19
4
颜春龙.
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J]
.新闻界,2004(4):28-29.
被引量:6
5
张艳红.
中美新闻发言人制度比较[J]
.当代传播,2004(5):47-47.
被引量:5
6
周孚林.
法国《新闻自由法》评析[J]
.河北法学,2004,22(11):134-136.
被引量:4
7
杨建宇.
新闻自由观与时俱进要突破三个误区[J]
.新闻知识,2004(12):18-20.
被引量:3
8
宋双,薛颖.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J]
.长白学刊,2005(1):36-41.
被引量:9
9
刘晓阳.
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J]
.今传媒,2005,13(2):20-21.
被引量:7
10
胡华涛.
新闻发布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中西信息公开立法原则精神的对比研究[J]
.新闻记者,2005(2):47-4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金菊爱.
隐性采访面临的情理法挑战及应对策略[J]
.人权,2006(2):32-34.
被引量:1
2
林爱珺.
关于新闻法学研究的思考——2004-2005年新闻法学研究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3):57-6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尉成远.
如何规避隐性采访的风险[J]
.青年记者,2009(10):68-69.
1
王新宇.
平衡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关系[J]
.新闻世界,2009(8):24-25.
被引量:1
2
尉成远.
如何规避隐性采访的风险[J]
.青年记者,2009(10):68-69.
3
傅蓉.
隐性采访要谨防侵权行为[J]
.记者摇篮,2003(8):31-31.
被引量:1
4
王军.
“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J]
.电视研究,2000(3):35-38.
被引量:5
5
彭莉,田丽艳.
对隐性采访合法性的思考[J]
.行政与法,2005(11):64-65.
被引量:2
6
张子龙.
“隐性采访”热的冷思考[J]
.传媒观察,2003(6):45-47.
被引量:5
7
蔡世聪.
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形象[J]
.山东人大工作,1999,0(1):18-19.
8
苏庆明,程秋平.
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宣传三论[J]
.黑河学刊,1997(2):65-66.
9
高悬舆论监督之剑[J]
.决策,1998,0(7):1-1.
10
张晓蕾.
让舆论监督有法可依[J]
.记者摇篮,2001(12):40-40.
前沿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