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0年第4期12-15,共4页
GUIZHOU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JOURNAL
同被引文献24
-
1高建新.唐诗中的西域“三大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J].民族文学研究,2012,30(6):128-137. 被引量:7
-
2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J].文物,1984(4):57-69. 被引量:49
-
3赵文润.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1):106-113. 被引量:14
-
4阴法鲁.唐代乐人对待外来音乐的态度[J].人民音乐,1985(5):23-25. 被引量:5
-
5马可.关于隋唐时代吸收西域音乐的历史经验[J].人民音乐,1956(12):2-5. 被引量:3
-
6涂颖颖.试述隋唐时期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9):115-115. 被引量:1
-
7仲高.隋唐时期的于阗文化[J].西域研究,2001(1):81-88. 被引量:5
-
8蒙曼.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11-115. 被引量:9
-
9王璟.小议隋唐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J].史学月刊,2006(8):123-124. 被引量:3
-
10韩香.唐代外来宗教与中亚文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5):57-62. 被引量:7
-
1骆冬青.《锦瑟》:情成于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2):3-6.
-
2亲爱的孔子老师[J].中国建材资讯,2009(5):70-71.
-
3陶水平,余群.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三重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14(6):93-97. 被引量:2
-
4鲁人.求富与从好[J].教师博览(上旬刊),2000,0(2):23-23.
-
5汤浩坚.从“诗无邪”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04-109. 被引量:6
-
6彭玲,刘泽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内涵新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6):128-132. 被引量:6
-
7赵会玲,翟文颖.语文与音乐[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0(15):50-50.
-
8托马斯.芒罗,欧建平.中西艺术的比较研究[J].文艺研究,1989(6):168-170.
-
9邓安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诗教观[J].古典文学知识,2013(3):47-52. 被引量:2
-
10史树青.康有为·梁启超屏联珍赏记[J].收藏家,1994,0(2):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