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4-84,共11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
参考文献3
-
1朱青.郭沫若同志谈《蔡文姬》的创作[J]戏剧报,1959(06).
-
2(清)李渔 著立人 校订闲情偶寄[M].
-
3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同被引文献33
-
1叶朗.再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9(3):107-110. 被引量:46
-
2黄献文.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英雄美人情结”[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4):55-66. 被引量:5
-
3陆炜.中国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J].戏剧艺术,1986(1):20-30. 被引量:5
-
4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4(3):169-187. 被引量:7
-
5周宁.话语类型与情节结构[J].艺术百家,1993,9(2):16-23. 被引量:2
-
6高呜鸾.戏剧叙述观念的流变与拓展——从一个侧面看话剧的新变化[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2):62-68. 被引量:1
-
7董健.论田汉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关系[J].艺术百家,1985,1(1):61-70. 被引量:6
-
8苏永旭.导演文本:戏剧叙事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中间转换形式”及其理论归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8(2):12-14. 被引量:2
-
9苏永旭.戏剧叙事学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6(1):31-34. 被引量:5
-
10田本相.曹禺的意义——悼念曹禺先生[J].戏剧文学,1997(6):4-6. 被引量:14
-
1郭沫若谈“逢场作戏”会遭后人嘲笑[J].文艺理论研究,1993(2):78-78.
-
2李辉.田汉:在狂飙中飘落[J].西部(新文学)(上),2007,0(8):72-81.
-
3谷裕.国际歌德学术研讨会召开[J].外国文学评论,1999(4):31-31.
-
4顾彬.林语堂与苏东坡[J].书屋,2012(11):9-10.
-
5姜铮.《女神》与《浮士德》[J].外国文学研究,1982,4(3):35-40.
-
6散木.也说“辛苦恣睢”[J].鲁迅研究月刊,1997(10):57-57.
-
7彭建华.晚清民国时期转译的歌德作品[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36-40. 被引量:1
-
8彭海军.郭沫若历史剧的文学叙事与史学叙事——兼论中国传统叙事手法[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4):66-69. 被引量:1
-
9彭惠平.本刊独家专访郭沫若女儿郭庶英——父亲的叛逆是与生俱来的[J].环球人物,2009(22):77-79.
-
10张时民.回归与失落:戏剧本体批评视镜下的《关汉卿》与《蔡文姬》[J].戏剧文学,1998(10):42-4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