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对后世的启迪和影响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2001年第3期23-33,44,共12页
Journal of Du fu Studies
-
1张佩华.古典诗歌创作中“原型意象”现象初探[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3(2):80-82.
-
2王新芳,孙微.樊晃《杜工部小集》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11,25(2):35-38. 被引量:2
-
3金山寺玉带换袈裟[J].中国地名,2003(3):46-46.
-
4卢娇.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若干问题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38-41.
-
5萧芳麟.“偷”副对联难乾隆[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6(10):10-11.
-
6许德楠.从所谓杜诗中的“戏题剧论”谈杜诗的“历史命运”[J].杜甫研究学刊,2005(3):22-30.
-
7孙兰廷.论苏轼家庭生活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2,0(3):59-64. 被引量:2
-
8王礼贤,赵露莎.道家思想对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J].上海道教,2004(3):35-38.
-
9辜岭.论杨朔散文对诗歌艺术的借鉴[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1994,22(3):56-61.
-
10陈宏嘉.润州颂[J].中华诗词,2016,0(9):3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