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共2页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同被引文献10
-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20世纪的发展道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39-49. 被引量:5
-
2师宁.有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些问题[J].文史哲,1963(6):46-52. 被引量:5
-
3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J].学术月刊,1961,5(10):33-37. 被引量:16
-
4白寿彝教授同本刊编辑谈史学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1995(2):8-8. 被引量:3
-
5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J].史学史研究,1994(4):10-15. 被引量:20
-
6张越.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综述[J].史学史研究,1989(3):76-82. 被引量:5
-
7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点意见[J].史学史研究,1985(2):72-77. 被引量:11
-
8周文玖.辛勤探索四十年 汇聚心血两代人——读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本》[J].史学史研究,2001(1):70-71. 被引量:1
-
9王记录.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6):6-14. 被引量:2
-
10瞿林东.走向中国史学深处[J].中国史研究,1998(4):8-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宫陈.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史学界关于史学史的讨论档案选辑[J].历史教学问题,2022(2):182-192. 被引量:1
-
2刘兰兮.2004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05-112.
-
3韦巍.高群耀:默多克的中国新棋子[J].中国企业家,2006(21):20-20.
-
4张越.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J].学术月刊,2007,39(11):115-121. 被引量:6
-
5张光华.新理念 新体系 新视野——评乔治忠著《中国史学史》[J].史学月刊,2012(9):101-108.
-
6赵梅春.中国史学史学科新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J].河北学刊,2020,40(2):7-13. 被引量:1
-
7姜萌.范式转移与继往开来:中国史学史研究一百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2):46-59. 被引量:3
-
8赵梅春.70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式的变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2):91-96. 被引量:2
-
1陈小奇,王利杰.持久战[J].陕西教育(教学),2007(9):6-7.
-
2杨艳秋.2000年史学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3):2-10.
-
3白先勇,张婷.父亲去世我没有流泪——白先勇眼中的白崇禧[J].文史博览,2006(7):10-13. 被引量:1
-
4王应宪.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再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5):50-57. 被引量:3
-
5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教材——睡虎地秦简为训吏教材说[J].文史哲,2003(6):65-72. 被引量:14
-
6王家范.“天下之私,天子之公”——读《历史文献选读》有感[J].探索与争鸣,2013(2):94-96.
-
7鲁瑜.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出版[J].史学史研究,2001(1):69-69.
-
8罗会祥.陈独秀与他的《小学识字教本》[J].世纪,1998(4):43-45.
-
9姚潇鸫.试论汉唐时期商人在佛教东传中土过程中的作用[J].史林,2014(5):31-38. 被引量:2
-
10师说语录[J].课外语文(下),2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