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2,共6页
共引文献8
-
1尹蕾.论新时期小说真实性观念的流变[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1):57-59.
-
2晏玉荣.简论格非创作的自由精神[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9,6(3):87-89. 被引量:1
-
3尤杨.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情怀[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97-99. 被引量:6
-
4李秋菊.林白小说真实观透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6):95-96.
-
5陈小碧.“误读”与重述:话语建构中的“新写实”[J].文艺争鸣,2011(12):40-46. 被引量:1
-
6韩伟,姚凤鸣.重塑中国文学的思想性——以新世纪十年文学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2):1-6. 被引量:5
-
7禹明华.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及先锋小说的比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80-81.
-
8陈进武.断裂语境中的碎片化与泛一体化——新世纪文学与批评的人性话语考察[J].中国文学研究,2018(4):141-148.
同被引文献7
-
1孙先科.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J].文学评论,1998(4):54-60. 被引量:36
-
2杨剑龙.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1):42-45. 被引量:4
-
3丁永强.现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J].文艺理论研究,1991(4):14-22. 被引量:20
-
4汤学智.“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新天地[J].文艺理论研究,1994(5):58-64. 被引量:6
-
5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终结──兼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命运[J].文艺评论,1994(1):34-41. 被引量:5
-
6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7薛荣莉,施海涛.“新写实”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J].嘉应大学学报,2002,20(2):64-67. 被引量:2
-
1张永清.创作个性与审美品格的缺失:为七十年代作家的创作把脉[J].文学世界,2000,0(1):67-68.
-
2王枫.“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比较[J].考试周刊,2008,0(8):144-145.
-
3王艳荣.《边城》的审美品格[J].林区教学,2006(Z1):54-54.
-
4李明明.理性是创作的神经——编剧札记之七[J].剧作家,2005(5):123-124.
-
5闫淑芳.浅析《边城》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品格[J].文学教育,2010(7):55-55. 被引量:2
-
6林淑红.《白鹿原》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与继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6):84-85.
-
7金仕霞.试论新写实小说的“新”[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22-25.
-
8李莉.新写实小说论[J].青年文学家,2010,0(5X):63-64. 被引量:1
-
9刘新英.余华长篇小说的叙述艺术[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4):15-19.
-
10韩玉珠.唐诗中的人情美[J].陕西教育(教学),1994,0(7):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