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探析 被引量:6

Exploration of Subjective Characters of Students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课程评价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受课程范式的制约与影响,课程范式集中体现了现代范式或后现代范式的精神与意髓。本文分析了导致课程评价中学生的主体性失落的根源——课程的现代范式,指出在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立足于新的课程范式和人的主体间性,并探讨了作为课程评价多元主体之一的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作者 薛源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9,共5页 Global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4(2):75-78. 被引量:176
  • 2(美)路易斯·拉思斯(LouisE.Raths)著,谭松贤.价值与教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3[美]戴维·H.乔纳森(DavidH.Jonassen)主编,郑太年,任友群.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5

  • 1弗莱德·R·多尔迈 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2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53.
  •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43.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 5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1-6.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175

同被引文献3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