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前、中期中国农林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综合采集20世纪前、中期全国多种宝贵的土地利用数据, 特别是早期的一些土地利用资料,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大陆部分省区按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分为7个区: 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及黄土高原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蒙新区, 分别对各区的农林土地利用, 即耕地、林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大部分地区耕地面积有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 20世纪50~60年代, 各区的耕地面积增加较多, 最大年增长率为2.63%, 区域差异较大; 20世纪前、中期林地面积以1949年为界, 此前总体下降、此后有一定的增加趋势. 有林地面积也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别, 70年代后期多数地区林地面积减小严重. 20世纪前、中期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人口增加、粮食生产、政府政策变更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 自然灾害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63,共10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批准号: KZCX1-SW-0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47104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 CXIOG-E01-05-01) 973计划(批准号: 2002CB412500)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7

共引文献2583

同被引文献382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46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