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4年第12期43-44,共2页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共引文献21
-
1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性状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3):332-338. 被引量:40
-
2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J].人文地理,2003,18(4):64-68. 被引量:20
-
3徐永健,许学强,阎小培.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例[J].人文地理,2000,15(2):19-23. 被引量:32
-
4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2005,25(5):529-536. 被引量:46
-
5彭克,何克东.论成德绵大都市区的构建与成都区域经济发展[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3(6):56-57. 被引量:1
-
6胡刚,姚士谋.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7(6):5-8. 被引量:3
-
7赵永革,周一星.辽宁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1):36-43. 被引量:26
-
8袁俊,谭传凤,常旭.中国沿海城市带研究[J].城市问题,2007(10):11-17. 被引量:10
-
9陈立人,王海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准都市连绵区刍议[J].城市规划汇刊,1997(3):31-36. 被引量:15
-
10曹广忠,郜晓雯,刘涛.都市区与非都市区的城镇用地增长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5):65-70. 被引量:12
-
1寇娅雯.基于泰尔指数测度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分析——以甘肃省2001-2010年数据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66-69. 被引量:3
-
2张伟,段学军,张维阳.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与演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0):1243-1249. 被引量:9
-
3王飞.基于层次分析法中原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估研究[J].市场论坛,2013(3):27-29. 被引量:1
-
4王勇,黄门福.城市化区域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7,34(7):111-116. 被引量:6
-
5阎小培.关于逆城市化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0(3):61-64. 被引量:5
-
6刘瑜,沈山.近年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36-38. 被引量:3
-
7王瑶琪,李永壮,王志锋,温锋华.打造国家首都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前线,2014(9):101-104. 被引量:2
-
8刘欣英,安树伟.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西部城市化地区评价及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4(3):121-124. 被引量:4
-
9王云,周忠学.多功能性的都市农业用地效率评价——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7):129-134. 被引量:15
-
10苏凇,孙川,陈荣.文化价值观、消费者感知价值和购买决策风格:基于中国城市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1):102-109. 被引量: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