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秋水仙碱对水稻诱变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秋水仙碱(colchicine)作为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形成的阻断剂,在细胞遗传学研究和诱变育种实践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有关使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变稻种的具体条件及效果的详细报道仍然较少。笔者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早稻种子作不同时间的处理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索秋水仙碱处理诱变水稻的最佳条件。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
刘金香
机构地区
江西教育学院生物系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Biology
关键词
水稻
诱变育种
秋水仙碱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1
彭尽晖,张良波,彭晓英.
秋水仙素在植物倍性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5):22-25.
被引量:35
2
蒋震涛,范昆华,张建军,章振华.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无性系诱导及遗传特性[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1):6-10.
被引量:16
3
田文忠.
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4,21(3):215-221.
被引量:130
4
黄慧君,黄道强,刘丽娴,周汉钦,林青山,张俊英.
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5,22(1):9-12.
被引量:25
5
栾丽,涂升斌,孔繁伦,何涛.
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水稻Wx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4):404-407.
被引量:6
6
黄群策,代西梅,李玉峰.
水稻多倍化的诱导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5):54-56.
被引量:5
7
李玉峰,黄群策.
N^+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诱导效果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6,21(2):69-71.
被引量:2
8
刘蓁,高山林,岳磊,曾杨,谢燕,王蔚.
白花除虫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J]
.药物生物技术,2006,13(3):178-181.
被引量:7
9
徐冠仁.植物诱变育种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0
刘玉花,栾丽,陈英,龙文波,涂升斌,孔繁伦,何涛.
同源四倍体水稻亲本材料的结实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5):620-6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刘信民,刘幼琪,陈冬玲,陈建国,蔡得田.
水稻籼粳杂种四倍体的人工诱导[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2):178-181.
被引量:3
2
邓接楼,王爱斌,涂晓虹.
秋水仙素对杂交水稻发芽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3):53-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黄群策,代西梅,李玉峰.
水稻多倍化的诱导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5):54-56.
被引量:5
2
濮绍京,李金玉,张晶晶,赵波,金文林.
秋水仙碱应用于小豆诱导变异初探[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5-8.
被引量:2
3
刘幼琪,刘信民,陈建国,陈冬玲,蔡得田.
水稻籼粳杂种多倍体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1):72-76.
被引量:3
4
杨祥波,刘湘竹,曾宪伟,方永胜,孙永胜.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研究[J]
.北方水稻,2019,49(6):27-29.
被引量:6
1
文仁来,阎飞燕,吴翠荣,谭强,程伟东.
玉米花培早期添加秋水仙碱共培养的研究初报[J]
.玉米科学,2000,8(4):23-24.
被引量:5
2
郑企成,朱耀兰,陈文华,唐选明.
辐照小麦幼穗外植体诱变效果初报[J]
.核农学通报,1991,12(1):8-11.
被引量:5
3
石春海.
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J]
.核农学通报,1992,13(2):85-90.
被引量:17
4
陈双燕,吴建国,石春海,肖建富.
裸粒水稻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J]
.遗传,2000,22(2):90-92.
被引量:2
5
路翠红,王海华,王天亮,白自伟,王红娟.
秋水仙碱处理怀牛膝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0(2):60-62.
6
宋高友,苏益民,张纯慎,廖英丹.
不同温度下^(60)Coγ射线对高粱诱变效果的研究[J]
.核农学通报,1993,14(6):267-270.
被引量:1
7
王彩莲.
诱发突变与大麦改良[J]
.核农学通报,1997,18(5):39-43.
被引量:6
8
王广金,闫文义,张宏纪,孙岩,黄景华,刁艳玲,郭强,孙光祖.
利用航天诱变进行春小麦品种改良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11-13.
9
邓春生,张爱文,农向群,刘维真,吴正铠,叶正楚.
紫外线对蜡蚧轮枝菌原生质体的诱变效果[J]
.生物防治通报,1991,7(3):120-123.
被引量:7
10
刘泽,赵仁渠.
空间条件对油菜诱变效果的研究——突变类型的观察与筛选[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4):6-8.
被引量:13
生物学杂志
199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