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费社会与技术创新主体建设
Consumed Society and Construct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bjec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 ,技术创新主体的构成、主体间相互关系、与客体的关系及知识内涵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新的技术创新主体要求构成的民间化 ,主体关系紧密化 ,与客体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的人性化。
作者
邓线平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技术创新主体
民间化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法]让·波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纲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1.
2
于光远,马惠娣.
关于消费在社会生活、经济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对话[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9):57-60.
被引量:10
3
王宁.
情感消费与情感产业──消费社会学研究系列之一[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6):109-113.
被引量:105
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0.
5
Maidique, M A. "Entrepreneure, Champion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J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8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许崇正.伦理经济学再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于光远.经济学扎记[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
Aristotle. The Nicomachenan Eth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6, 136, 138.
4
S. Freu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M].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1963.
5
Norbert Elias. The Civilizing Process 1 : the History of Manners [ M]. Oxford: Blaekwell, 1978
6
Norber Elias. The Civilizing Process 2: State Formation and Civiilization [M]. Oxford: Blackwell, 1982.
7
Wang, Ning. Lngos-modemity, Eras-modernity, and Leisure [J]. Leisure Studies, 1996, 15 (2): 121-135.
8
A. Gidde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9
Chris Rojek. Ways of Escape: Modem Transformations in Leisure and Travel [M]. London: Macmillan, 1993.
10
Graham M. S. Dann. Anomie, 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7 (4): 184-94.
共引文献
127
1
张志敏,陈希.
“精酿啤酒”与都市青年的消费趣味[J]
.青年研究,2021(2):51-60.
被引量:8
2
余正台,刘浩.
“Z世代”研究的概貌、热点与主题: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梳理[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13-124.
被引量:7
3
程晓莉,詹行,赵旺来,董乔生.
以休闲之名:“相亲剧本杀”中的青年择偶实践[J]
.当代青年研究,2023(1):55-65.
被引量:4
4
刘懿璇,何建平.
从“数字劳工”到“情感劳动”:网络直播粉丝受众的劳动逻辑探究[J]
.前沿,2021(3):104-115.
被引量:11
5
陈维超,曹佳.
情感共同体视域下饭圈文化的发展症结与规制对策[J]
.江科学术研究,2020(3):60-64.
6
周婧.
情感消费时代Lululemon情感品牌建构策略探析[J]
.传媒论坛,2023,6(7):57-60.
7
王会莹.
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4-61.
被引量:14
8
张旻萌,徐建德.
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34-36.
9
杨宜苗.
感性消费时代的营销组合调整[J]
.全国商情,2005(2):55-59.
被引量:1
10
刘丹凌.
娱乐化征候与动因——浅谈中国影视文化的走向[J]
.视听界,2004(1):30-33.
被引量:3
1
吕建.
关于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的开放力度、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提案[J]
.中国科技产业,2014(3):34-34.
2
高策,郭淑芬.
技术创新主体的演化史刍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3):9-12.
被引量:16
3
王九云,白莽,王晓红.
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权的保护战略与保护策略选择[J]
.中国科技论坛,2005(2):80-84.
4
余兴厚,吴正俊.
试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J]
.科技与经济,1999,12(6):26-30.
5
郝艳霞,籍雪梅,齐泽旭,刘新起.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科技创新[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7(12):41-42.
被引量:3
6
理达.
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J]
.中国高校科技,2012(S1):4-4.
7
郑美珍,李兆友.
论我国古代技术创新主体[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0-12.
被引量:5
8
周仲保.
让中语教学再次挥洒生命力量和创新精神——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的启示[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9):41-41.
9
陈多闻,欧庭高.
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低效的思考[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90-93.
被引量:9
10
陈玉霞,李学丽.
论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新技术与新自然”观的批判[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9):6-10.
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