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人才的素质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
作者
赵宏中
机构地区
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新人才
素质要求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刘林森.知识经济与知识劳动者.中国科技报,1997-06-08.
2
张文竖.改善EQ,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J].南开管理评论,1999,(4).
同被引文献
19
1
厉旭云,陆源,夏强,陈季强,罗建红.
开设实验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5-76.
被引量:23
2
顾永才.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江苏高教,2000,.
3
顾永才.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J].江苏髙教,2000,(02).
4
李志义.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3):20-22.
被引量:46
5
崔锐捷.
培养杰出人才:高水平大学的第一责任[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5.
被引量:7
6
朱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11.
被引量:185
7
陈效兰,张岩.
师生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10):35-36.
被引量:36
8
白福臣,尹萌.
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66-68.
被引量:32
9
李学慧,徐朋,张秀玲,刘军,孙峤,李艳琴.
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融合,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5-7.
被引量:8
10
李松岭,李明雪.
高等物理创新教育改革实践性研究策略[J]
.物理与工程,2010,20(3):51-5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金霞.
浅谈创新人才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30-31.
被引量:10
2
方丽梅.
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40-141.
被引量:10
3
梁乔.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1):145-14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侯丽丽,眭永兴,薛建忠,吴晓庆,高琪.
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方案与成绩评定方式的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54-55.
被引量:1
2
王宏智,贾小平,申玫,卢永然,郑振豪.
船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J]
.船海工程,2011,40(4):61-62.
被引量:6
3
曲明贵,张瑞军,张福成,闫淑兰.
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12,35(2):12-15.
被引量:9
4
杨文斌.
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76-81.
被引量:11
5
李晓寒,郑成兵,张雪,刘晶,李懿.
推行创新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084-1085.
被引量:3
6
庞晓琛,郭红.
在CAD/CAM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项目化思维[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3):172-173.
7
陈贵超.
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13(5):84-86.
被引量:2
8
杨岳,罗意平,潘迪夫,田红旗,蒋琦玮.
基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层次化独立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5):7-10.
被引量:10
9
梁斌,刘菲菲.
艺术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J]
.艺术教育,2014(6):42-42.
被引量:1
10
张金龙,柴海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27-29.
被引量:17
1
李燕娟.
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33):108-108.
2
严海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J]
.好家长,2016,0(46):37-37.
3
徐彩意.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尝试[J]
.化学教学,2001(4):5-6.
被引量:8
4
常建普.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体现创新精神[J]
.新课程(下),2012(3):144-144.
5
赵尔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21):32-32.
6
丁红来.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班级管理[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6(9):6-6.
7
钟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
8
陈红光.
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要求及教育[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6):35-36.
9
徐璐.
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11(45):100-102.
10
刘爱萍.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教师,2008(S1).
被引量:1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