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环境》
2000年第5期7-8,共2页
Shandong Environment
同被引文献7
-
1刘贵芬,刁承泰.江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62-64. 被引量:6
-
2毛德华,陈秋林,汪子一.关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21(1):75-78. 被引量:17
-
3刘伟,关国锋,陶军德,贾利.黑龙江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48-49. 被引量:9
-
4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J].资源科学,2007,29(6):120-127. 被引量:15
-
5付磊,王金亮,杨月圆.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云南香格里拉县为例[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5-7. 被引量:5
-
6黄思铭,欧晓昆,杨树华,余春祥.云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2):93-96. 被引量:18
-
7冯裕华.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扶贫[J].世界环境,1999(3):7-9. 被引量:2
-
1郭凯华.青岛市崂山区环境质量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环境,2000(5):3-5.
-
2张宽,王卫海.青岛市崂山区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研究[J].山东环境,2000(5):33-35. 被引量:1
-
3孟芬芬.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青岛市崂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3-27.
-
4慕金波,林乐强.青岛市崂山区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分析[J].山东环境,2000(5):10-11.
-
5谢刚,慕金波,杨慧春,沈浩松,高辉.青岛市崂山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95-98.
-
6滕春玉,金柏峰.青岛市崂山区排污现状及实施总量控制的研究[J].山东环境,2000(5):38-39.
-
7谢刚,王端兴,陈璐.青岛市崂山区水污染综合整治对策研究[J].山东环境,2000(5):28-29.
-
8贾洪玉,孟丽艳,慕金波,马欣华.青岛市崂山区海岛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山东环境,2001(5):34-35. 被引量:2
-
9我们的家园——青岛市崂山区中小学生环保绘画作品选登[J].山东环境,2000(5):60-60.
-
10王云龙,慕金波.青岛市崂山区海水入侵和防治对策[J].山东环境,2000(5):35-3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