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一)——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生态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6
出处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蔡子微.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J].医学与哲学,1994,15(1):47-49. 被引量:13
-
2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
3康 白.微生态学[M]大连出版社,1988.
-
4严梅桢,李志军,谢念祥,宋红月,刘林祥.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1):40-43. 被引量:41
-
5李志军,刘林祥.几种常用中药对地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1):44-48. 被引量:2
-
6杨景云,李丽秋,马淑霞,迟振富,张桂春,高庆伟,于敏,霍继明,李长玉.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5(1):18-20. 被引量:9
-
7杨景云,马淑霞,李俭,丛淑珍,于敏,霍继明.低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中药903Ⅱ号的调节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5(1):21-23. 被引量:3
-
8伍学洲,梅魁敏,周红平,陈遂,陈志军,刘金花,邹大卫.“716”中药复方对BALB/c小鼠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5(1):23-25. 被引量:2
-
9康白.微生态学的崛起与观念革命[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5(1):63-67. 被引量:6
-
10施志国,王亚平,于勇,兰复生,祝小枫,常国友,马诺山,盛志勇.小红参醌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3(1):1-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45
-
1郭兰萍,黄璐琦.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15-618. 被引量:36
-
2庄彦华,杨春辉,杨旭东,王颖,胡静,夏清平,蔡子微.中药“神曲”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和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1):41-43. 被引量:33
-
3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原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被引量:2
-
4商学征,姜良铎.态平胶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3):181-182.
-
5蔡子微,康白.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4):43-48. 被引量:34
-
6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六)——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6):43-53. 被引量:4
-
7郭静,陈文慧,袁嘉丽.微生态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75-2876. 被引量:6
-
8郑静,王刚.胃肠道微生态与中医基础理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10-12. 被引量:29
-
9郭兰萍,黄璐琦.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框架[J].资源科学,2008,30(2):296-304. 被引量:27
-
10张声生,杨静.胃肠道微生态学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8):3135-3138.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17
-
1张其成.“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J].周易研究,2002(2):71-80. 被引量:57
-
2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1):49-52. 被引量:5
-
3蔡子微.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J].医学与哲学,1994,15(1):47-49. 被引量:13
-
4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继承与发展的可拓学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39-48. 被引量:10
-
5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五)——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36-42. 被引量:3
-
6蔡子微.中医理论体系的生态化建构假说-开启中医学奥秘之门的探索[C].第十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沈阳.2010:56-59.
-
7蔡子微.中医学-产生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基础上的医学[C].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集,北京.2000:610.
-
8蔡文 杨春燕 等.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9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03:21
-
10李经伟,鄢良,朱建平.中国古代文化与医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3~137
引证文献6
-
1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1):49-52. 被引量:5
-
2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原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被引量:2
-
3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继承与发展的可拓学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39-48. 被引量:10
-
4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五)——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36-42. 被引量:3
-
5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六)——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6):43-53. 被引量:4
-
6蔡子微.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6):4-7.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29
-
1丁树栋,管恩兰.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南方医学教育,2014(3):11-11.
-
2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原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被引量:2
-
3朱晓冬,冯彦海.更辰胶囊治疗肾阳虚证133例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25-26. 被引量:1
-
4刘洪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26-27. 被引量:1
-
5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继承与发展的可拓学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39-48. 被引量:10
-
6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五)——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36-42. 被引量:3
-
7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六)——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6):43-53. 被引量:4
-
8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七)——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复杂系统理论问题研究(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4):49-55. 被引量:2
-
9陈清梅.协同学——中医药科学性的理论基础[J].中医研究,2007,20(6):3-7.
-
10钟作树.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36-137. 被引量:9
-
1党毅,肖培根,杨显荣.《神农本草经》保健功能分类及现代研究纲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9):5-6. 被引量:1
-
2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三)——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原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2):34-40. 被引量:2
-
3吴润秋.《黄帝内经》治疗学理论体系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6):1-4. 被引量:3
-
4谢宗万,梁爱华.中药品种理论系统研究纲要[J].中国药学杂志,1997,32(6):371-373. 被引量:5
-
5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四)——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继承与发展的可拓学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3):39-48. 被引量:10
-
6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问题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1):49-52. 被引量:5
-
7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五)——科学继承与发展:《周易》可拓学研究(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36-42. 被引量:3
-
8周学胜.论五脏之阳也是物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1):13-14.
-
9姚晓武,徐士奎,柏秀英,罗艳秋.藏医尿诊理论体系研究纵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0):1-2. 被引量:3
-
10常存库,王宜静,梁晓平.中医药学技术操作系统研究纲要[J].医学与哲学,2002,23(10):58-5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