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同被引文献13
-
1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下)[J].财会通讯(上),2004(8):12-14. 被引量:41
-
2赵永年.设计“多维会计”进行人力资源补充核算[J].财会通讯(上),2005(1):53-53. 被引量:1
-
3周宾.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J].会计之友,2005(3):11-12. 被引量:9
-
4付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J].商业研究,2005(14):64-65. 被引量:1
-
5潘学模.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5(2):3-4. 被引量:26
-
6[5]王书明.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EB/OL].http://www.stu86.com,2003-12-24.
-
7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
8胡妙.浅析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市场周刊,2005,(2).
-
9(美)雅克·菲兹-恩兹(JacFitz-enz)著,尤以丁.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10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7
-
1申琳,李军.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与报告[J].西部财会,2005(7):15-16. 被引量:2
-
2郝晓雁.浅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J].中国合作经济,2005(8):38-39. 被引量:2
-
3袁梦雅.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57-59. 被引量:2
-
4李莺.关于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41-44. 被引量:1
-
5张雪冬.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意义及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7S):39-40.
-
6陈宇,李慧.石油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初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6S):131-132. 被引量:1
-
7房艳文.小议人力资源会计[J].现代经济信息,2008(3X):59-60.
二级引证文献8
-
1邹晓丹,汪洋.会计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J].华章(初中读写),2007(1):5-6.
-
2吕娟.浅谈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7):40-42.
-
3刘永锋,舒昌.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171-172. 被引量:1
-
4郭丽华,王建峰.公益型林业科研单位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J].绿色财会,2009(5):3-7. 被引量:1
-
5李英.福建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158-160. 被引量:5
-
6马建威,王番.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综合信息表的编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0):98-101. 被引量:2
-
7肖笑.人力资源会计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12X):191-191.
-
8朱睿.国企内部审计体系构建中的困难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25):224-224. 被引量:1
-
1孙琳.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人力资本定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6):35-37. 被引量:5
-
2陈红勤.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3):94-95.
-
3岳利鸿.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会计计量[J].前沿,2006(6):59-61. 被引量:3
-
4朱传书.基于人力资源价值视角下的企业薪酬设计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3).
-
5黄余芳.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8,0(8):117-118.
-
6吴联生.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与披露:企业理论论说[J].财会通讯(上),2001(12):6-10. 被引量:4
-
7张惠忠.试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模式[J].浙江经专学报,1998(1):29-32. 被引量:1
-
8曲洪艳,胡洋.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3):33-35. 被引量:1
-
9李萍.浅析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4):49-50. 被引量:1
-
10汤明霞.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6):248-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