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因计算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常规的计算机是用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驱动,目前在结构方面已迅速接近微型化的极限,而且运算速度也无法再提高。科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分子化学键的电子传递是单向的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可用来研制生物芯片以替代集成电路,于是生物计算机也称基因计算机便应运而生。基因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伦纳德·阿德拉曼博士,
作者
黄俞成
出处
《北京电子》
2004年第12期38-39,共2页
Beijing Electronics
关键词
基因计算机
生物芯片
蛋白质分子
发展历程
RAN
体系结构
分类号
TP3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刘克龙,蒙杨,卿斯汉.
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实现方法——基因计算机[J]
.计算机学报,2000,23(3):324-329.
被引量:9
2
基因计算机研究充满希望[J]
.今日科技,2002,22(3):40-40.
3
杨晓宇,周佩玲,傅忠谦.
人工免疫与网络安全[J]
.计算机仿真,2001,18(6):83-85.
被引量:28
4
高雨春.
生物计算机[J]
.北京电子,2004(1):47-48.
5
朱洪亮,余综.
仿基因计算机的基因与免疫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7):3953-3956.
6
基因计算机研究充满希望[J]
.今日科技,2002,22(7):37-38.
7
美国研制可自我修复和进化的基因计算机[J]
.科技创新与品牌,2009(2):56-56.
8
3D打印+3D扫描:开启高速数字化时代[J]
.中国印刷,2016,0(3):13-13.
9
科学家在钻石内构建量子计算机[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2,30(5):37-37.
10
美国:用气味向士兵传达命令[J]
.创新科技,2005(11):54-54.
北京电子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