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类出版号"为何物——与张亚玲同志商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书次号和索书号的定义不同,"分类出版号"就是索书号,而索书号并不能作为图书查重和检索的依据。分析了用出版者号和书名号作书次号和用"分类出版号"作索书号存在的问题。
作者
谢轶茵
机构地区
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79,共3页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索书号
出版者
书次号
图书查重
检索
书名号
分类
依据
定义
商榷
分类号
G254.1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3.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亚玲.
全国统一书次号新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7(4):68-68.
被引量:4
2
张亚玲.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63-64.
被引量:3
3
李春利.
书次号不必统一[J]
.图书情报工作,1999,43(2):57-58.
被引量:16
4
蒋鸿标,谢轶茵.
“分类出版号”不宜用作书次号——对《全国统一书次号新方案》的质疑[J]
.情报杂志,2002,21(4):80-81.
被引量:4
5
周继良.图书分类学(修订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6
范翠玲,白晓忠.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歧义探讨——兼与张亚玲商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44-4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杨士成.
图书分编工作中种次号的自动管理[J]
.图书馆建设,1996(5):61-61.
被引量:6
2
孟令国 辛希孟(译).图书分类排架最佳方案设计--兼论索引号.中国图书情报工作文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
陆晓明.
机读目录环境下的书次号研究[J]
.图书馆杂志,1998,17(1):14-16.
被引量:8
4
李春利.
书次号不必统一[J]
.图书情报工作,1999,43(2):57-58.
被引量:16
5
张亚玲.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63-64.
被引量:3
6
任书青.
书次号应当统一——兼与李春利同志商榷[J]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2):90-91.
被引量:9
7
文榕生.
对书次号研究的看法[J]
.图书馆杂志,2001,20(3):20-22.
被引量:16
8
蒋鸿标.
种次号优点新解[J]
.情报杂志,2001,20(6).
被引量:4
9
侯有德,张宇宏,赵怀生.
我国中文同类书排列书次号研究述评[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18(2):43-45.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1
1
陈美亚.
对全国统一同类书区分号的思考[J]
.晋图学刊,2001(2):49-50.
2
王世民,尹利晨,吴豫华,孟红.
种次号在医院图书馆的实用性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3):276-278.
3
刘俊英.
关于利用“出版号”作书次号的探讨——兼与蒋鸿标先生商榷[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8):107-109.
被引量:2
4
刘秀华,王瑛妍.
关于设置显性书次号和隐性书次号的思考[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1):54-55.
5
熊健敏.
书次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图书馆建设,2005(3):55-57.
被引量:13
6
刘秀华,王瑛妍.
关于设置显性书次号和隐性书次号的思考[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1):27-28.
7
周萍英.
谈网络环境下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利用图书固有信息组成索书号的思考[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6):45-47.
被引量:1
8
王凯.
对书次号标准化研究的几点看法[J]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2):133-136.
被引量:1
9
闫安.
再谈小语种图书编目的若干问题[J]
.图书馆论坛,2012,32(1):104-107.
被引量:3
10
张靖安.
对出版者号运用的再思考[J]
.晋图学刊,2000(3):50-51.
1
范翠玲,白晓忠.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歧义探讨——兼与张亚玲商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44-45.
被引量:3
2
刘俊英,张姝.
“分类出版号”运作评述[J]
.图书馆建设,2000(1):49-50.
3
张亚玲.
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3):63-64.
被引量:3
4
蒋鸿标,谢轶茵.
“分类出版号”不宜用作书次号——对《全国统一书次号新方案》的质疑[J]
.情报杂志,2002,21(4):80-81.
被引量:4
5
周萍英.
谈网络环境下以“分类出版号”为索书号——利用图书固有信息组成索书号的思考[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6):45-47.
被引量:1
6
胡英明.
出版者号不宜作标准化的书次号[J]
.黑龙江图书馆,1991(2):64-64.
被引量:1
7
王雅戈.
西文图书中一书多个ISBN号现象讨论[J]
.常熟高专学报,2004,18(3):98-100.
8
苏卫平.
ISBN漫谈[J]
.图书馆杂志,1986,5(1):35-36.
9
吴育良.
国际标准书号(ISBN)升位带来的影响及图书馆的应对之策[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S2):127-128.
10
李振新.
我创造的“图书采购手册”[J]
.图书馆杂志,1988,7(2):44-4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