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康德的观点看:历史哲学是否可能?
被引量:
4
From the View of Kant: Is Historical Philosophy Possibl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 ,康德并没有所谓的“第四批判”的思想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对以往形而上学的批判也可以应用到对以往历史哲学的批判 ;他为自然科学提供的哲学依据也为历史学提供了依据 ;而以往的形而上学的不可能也意味着以往的历史哲学的不可能。在此基础上 ,如果有所谓历史哲学的话 ,它的性质就不再是知识 ,而是信念 ;不过这种信念又具有主观的普遍性 ,它最终根源于康德的合目的性观念。
作者
丁三东
出处
《世界哲学》
2005年第1期98-103,共6页
World Philosophy
关键词
康德
形而上学
历史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
信念
合目的性
主观
观点
自然科学
知识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邓晓芒.
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兼与何兆武先生商榷[J]
.哲学研究,2004(4):22-28.
被引量:23
2
(德)康德著,邓晓芒.判断力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2.
3
[德]康德 著,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康德,曾晓平,邓晓芒.
《道德形而上学》导言[J]
.世界哲学,1992(5):1-9.
被引量:6
2
邓晓芒.《批判哲学的归宿》[A]..《德国哲学》第2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3
邓晓芒.《论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先验人类学建构》[A].邓晓芒译康德.《判断力批判》附录[C].,2002年..
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M].商务印书馆,1990年..
5
康德 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
康德 李明辉译.《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
7
Kant,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i.
8
何兆武.
重读康德[J]
.读书,2003(3):48-5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2
1
陈永庆.
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目的论——康德历史哲学奠基的疑难与演变[J]
.哲学评论,2023(2):84-100.
2
顾少卿.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J]
.学术月刊,2005,37(1):113-116.
3
杨云飞.
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及其理论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25-29.
被引量:5
4
邓南海.
从实体转向调节性思维原则的目的论——自然目的论从古希腊到康德的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8.
被引量:1
5
邓南海.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J]
.科技广场,2007(6):246-249.
被引量:1
6
邓巍.
德沃金关于法律阐释的路径建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4):189-197.
7
廖芳玲.
理想主义:难以超越的历史——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文本解读[J]
.浙江社会科学,2010(11):73-77.
8
吕和应.
德罗伊森的“历史理性批判”[J]
.学术研究,2012(12):93-98.
9
陈新.
简论历史理性与历史叙事[J]
.学术研究,2012(12):105-110.
被引量:3
10
郭广平.
论康德的历史规律观[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51-54.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秋零.
从康德的“自然意图”到黑格尔的“理性狡计”——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5(5):62-68.
被引量:7
2
E.卡西尔,吴国源(译).
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J]
.世界哲学,2006(3):73-76.
被引量:13
3
方向红.
无限好客与永久和平——与德里达一起思考勒维纳斯与康德在和平观上的对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6):15-23.
被引量:7
4
邓晓芒.
康德《论俗语》从实践理性向历史理性的过渡[J]
.天津社会科学,2014(3):4-12.
被引量:4
5
王峰.
“神圣”的无限——对康德审美神秘性的维特根斯坦式批判[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5):127-140.
被引量:3
6
刘凤娟.
康德时间观的三个维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9):112-117.
被引量:6
7
朱毅.
论康德反思判断力的“认识意图”[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1):27-32.
被引量:1
8
刘作.
论康德从道德到宗教的推理[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5(5):101-106.
被引量:2
9
詹世友.
康德历史哲学:构建原则及其道德趋归[J]
.道德与文明,2017(6):80-88.
被引量:4
10
张骏.
康德历史理论中的批判哲学因素[J]
.社会科学战线,2018(9):30-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陈永庆.
从自然目的论到道德目的论——康德历史哲学奠基的疑难与演变[J]
.哲学评论,2023(2):84-100.
2
刘凤娟.
康德的真无限概念[J]
.哲学研究,2020(8):108-116.
被引量:3
3
刘凤娟.
康德历史哲学的思维方法[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5):1-9.
4
刘凤娟,李恭胜.
对康德历史哲学何以可能的再思考[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0(1):23-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田昶奇.
论哈贝马斯的普遍规范与商谈原则[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4):114-119.
被引量:1
2
刘凤娟.
康德的历史终结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112-119.
被引量:1
3
王咏诗.
技术实践的界限--重提“回到康德”[J]
.道德与文明,2022(1):118-130.
被引量:4
4
刘凤娟.
从普遍历史到存在论历史——康德与海德格尔历史观之比较[J]
.哲学动态,2023(5):85-94.
1
刘明贤.
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6(3):8-12.
2
乔延鹏.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J]
.长白学刊,2005(3):48-50.
3
黄希贤.
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断承[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3):4-9.
4
靖建新,王兰锋.
论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74-76.
被引量:1
5
温在权.
儒道互补:班主任工作的哲学依据[J]
.文教资料,2011(9):101-102.
6
卢红彬,蔡小忠.
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超越[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8(2):73-75.
7
欧阳娟.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12-16.
8
陈劲松.
试析奎因“自然主义”视域下的语言学转向[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0(1):4-4.
9
尹红.
对《论语》中的孝悌仁爱精神的评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8-9.
10
张瑞臣.
试析《精神现象学》中的“主体自返性结构”[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5):118-123.
被引量:1
世界哲学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