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棉花害虫治理中的农业防治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过去的20年中,美国的棉虫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已从主要依赖广谱性杀虫剂转向利用农艺栽培措施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农业防治措施涉及抗虫品种的选育与利用、产前产后及产中农艺措施的协调与安排等。有效地控制一些棉花害虫。
作者
戴小枫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0-42,共3页
World Agriculture
关键词
棉花
害虫
防治
分类号
S435.6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6
1
王风乐 吴立人 等.绵阳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监测及控制对策.全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4-248.
2
王武刚 姜永幸 等.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表现及利用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2-446.
3
王荫长.我国农业病虫抗药性研究的新进展.中国植物保护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46.
4
包建中 卢良恕.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展望[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9-236.
5
刘松林.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展望.中国2000年农业发展问题探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454-457.
6
孙国昌 施德 等.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慢温特性的研究.全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9-93.
7
李光博 郭予元 等.全国主要粮食棉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7.
8
何明 顾正远.水稻主要病虫子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新发展.中国植物保护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
沈佐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持续植保的影响.中国植物保护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3-77.
10
邱学林 涂鹤龄 等.青海麦田要草种群演替趋势与防治对策初探.全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9-315.
引证文献
1
1
戴小枫,叶志华,曹雅忠,郭予元.
浅析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灾特点与减灾对策[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119-122.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李星月,向运佳,李其勇,符慧娟,倪建英,周小刚,张鸿.
四川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J]
.农学学报,2020,10(2):38-44.
被引量:3
2
朱琴华,陈利,沈小婷.
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财贸研究,2013,24(6):56-61.
被引量:4
3
刘建华,李弘明.
武冈市水稻生产中农药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78-81.
被引量:4
4
门兴元,戈峰,尹新明,刘东坡.
施肥与摘蕾对棉蚜、棉叶蝉种群数量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40-1442.
被引量:12
5
刘红,刘学燕,欧阳威,代明利,刘培斌.
人工湿地植物系统优化管理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5):1003-1008.
被引量:25
6
叶辉,刘建宏.
云南西双版纳桔小实蝇种群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7):1330-1334.
被引量:61
7
陈鹏程,张建华,雷勇辉,李眉眉.
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388-391.
被引量:37
8
刘耀湘.
农田有害生物暴发性灾害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5):12-15.
被引量:5
9
张泽岑,王雪萍.
利用茶树品种多样性控制茶芽枯病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6,26(4):253-258.
被引量:4
10
张福山,徐学荣,林奇英,谢联辉.
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505-510.
被引量:17
1
Geor.,A,谢国禄.
1970—1995年美国棉花遗传多样性的变化[J]
.国外作物育种,1998(4):65-68.
2
窦占新.
超高产美国棉花新宠——UJ2000[J]
.农村新技术,2005(12):29-29.
3
马家璋.
美国棉花基因工程育种[J]
.中国棉花,1993,20(1):2-2.
被引量:2
4
张宝红,李秀兰.
美国棉花基因工程育种[J]
.世界农业,1993(9):16-17.
被引量:5
5
董占山.
计算机在美国棉花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农业,1993(3):27-28.
6
王坤波,刘国强,刘金定,张国平.
美国棉花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J]
.中国棉花,1999,26(3):2-5.
被引量:15
7
罗思云,林锐明.
进口美国棉花跟踪检疫的工作体会[J]
.动植物检疫,1990(2):40-41.
8
牛巧鱼.
1999年美国棉花预测[J]
.中国棉花,1999(8):26-26.
9
潘兆娥.
2004年美国棉花面积调查[J]
.中国棉花,2004,31(6):39-39.
被引量:2
10
杨子山.
美国棉花生产形势与展望——2008年11月17-21日ICAC 67届全体会议报告[J]
.中国棉花,2009,36(4):44-45.
世界农业
199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