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
被引量:2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05,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同被引文献5
-
1何勇.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13(4):72-76. 被引量:29
-
2秦远建,杨燚.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发展模式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1(1):3-9. 被引量:18
-
3郑青山,李纪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1(9):3-8. 被引量:4
-
4鲁耀斌,张金隆,罗静.符合汽车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149-150. 被引量:9
-
5欧光军,胡树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竞争策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2(5):9-1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5
-
1熊伟.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3):97-98.
-
2李治国,王钰茹.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7):142-145. 被引量:5
-
3陈敏.中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分析[J].当代经济,2010,27(17):62-63.
-
4于红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间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0(24):40-41. 被引量:9
-
5王金翎,于焱.灰色关联分析在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选择中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0(24):55-57.
-
1六大趋势引领食用菌产业[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6):11-11.
-
2曹斌.“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对我省制造业“两化融合”的思考[J].现代机械,2010(4):1-3.
-
3张敏.发展微电子技术,走向规模产业[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7):26-28.
-
4梁臻.大山里的灯笼村[J].浙江画报,2012,0(7):56-57.
-
5刘道城,杨应华.大种苦瓜 先苦后甜[J].源流,2004,0(2):56-56.
-
6实施“一三五”工程 促进农民增收[J].红土地,2010(1):36-36.
-
7张正友,张玲,董兴琛.来稿选登[J].农村财务会计,2008(11).
-
8邹雪梅.浅议推进涪陵区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29. 被引量:2
-
9宋健.立足技术创新 发展规模产业——在全国医药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药业,1996,5(6):4-6.
-
10任丘市十大规模产业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5(2):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