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以中格西”到“以西格中”——近现代文论话语机制的转换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文学批评、文学史(包括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学理论等几个层面的考察中,我们会发现 在“以西格中”之前,曾经出现过较大规模“以中格西”的话语方式,而且“以西格中”的成熟与普及 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与五四前后一批新型学者“驳上启下”的文论话语实践密切相关。
作者 向天渊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A].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C].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 2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A]..收入其《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C].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6-237页.
  • 3梁启超.《汗漫录》,《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9页,第1219页,第1219页.
  • 4林纾.《<鬼山狼侠传>序》,《林纾选集·文诗词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 5《林纾选集·文诗词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第200-202页.
  • 6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 7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页201-06.
  • 8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 9鲁迅.《<域外小说集>杂识》.《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 10鲁迅.《<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185页.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13

  • 1.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1.
  • 3胡适.尝试集[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
  • 4郭沫若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 5茅盾文艺杂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 6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M]//中国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7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 8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G].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 9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G].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 10张寿朋.文学改良与孔教[G]//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