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的存在与非存在
被引量:
7
The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of Technolog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一种人学的、生存论的或实践哲学的视野上看 ,技术的存在与非存在是一个与主体的认知与感受相关涉的问题 ,追求技术的非存在性或非存在感构成技术人性化和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后现代技术日益呈现出这一特征。通过突显技术的非存在性来改善技术 ,是一种不同于简单的技术批判的否定性思路 。
作者
肖峰
机构地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技术
存在
非存在
存在感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23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3
参考文献
9
1
Ihde, Don. Bcxties in Technolog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1.
2
Melissa Clarke: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Session on Bodies in Technology. Techne: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Winter 2003.
3
邹珊刚.技术和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38.
4
马歇尔·麦克卢汉 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52.
5
丹尼斯K贝姆 陈德明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46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98,571.
8
Н.А.别尔嘉耶夫,张百春.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J]
.世界哲学,2002(6):45-55.
被引量:25
9
钱伟量.
维特根斯坦与技术的后现代策略[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68-7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吴国林.
现代科学技术与后现代知识[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5-39.
被引量:2
2
龙翔,陈凡.
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消解及人性化技术的重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7):69-73.
被引量:9
3
威廉·卡尔文 杨雄里(译).大脑如何思维[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4
JW C 丹皮尔.科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82-183.
5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1997.125-126,138-139.
6
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12-114.
7
戴维·弗里德曼.制脑者:创造堪与人脑匹,敌的智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42.
8
诺尔曼·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6.
9
维特根斯坦 汤潮 范光棣译.哲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09节,65节,67节,66节,69节.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2.
共引文献
223
1
曹之友.
技术素养初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50-52.
被引量:14
2
梁海,王前.
巫术与技术共同打造的艺术——《哈利·波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87-89.
被引量:4
3
黄顺基.
问题、逻辑与理论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34-40.
被引量:9
4
盛卫国.
科技异化:马克思等人的观点[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3-6.
5
李国和,张运刚.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1):39-42.
被引量:4
6
杨慧玲.
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到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J]
.当代经济研究,2005(2):27-31.
被引量:5
7
刘居安.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优化[J]
.社会科学家,2005,20(2):145-148.
8
乌杰.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1-12.
被引量:23
9
余金成.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84-90.
10
刘春雷.
和谐发展:反对消费主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15-2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0
1
颜天民,王江云,高健.
论运动技术的价值[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S1):36-39.
被引量:8
2
肖峰.
实践含义新探[J]
.社会科学研究,1986(3):119-120.
被引量:4
3
李庆宗.
理性的僭越[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4-6.
被引量:3
4
肖川.
知识观与教学[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1):13-17.
被引量:31
5
巨乃岐,邢润川.
论技术理性的特征和功能[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76-81.
被引量:9
6
赵立忠,李世雁.
信息技术异化过程分析[J]
.情报科学,2005,23(5):669-672.
被引量:7
7
任晓明.
人=机器人论题的困境与出路——评勃克斯的逻辑机器哲学[J]
.世界哲学,2005(4):97-105.
被引量:4
8
李祎.
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7-12.
被引量:41
9
李祎,涂荣豹.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
.教育研究,2007,28(1):41-44.
被引量:110
10
孟伟.
Embodiment概念辨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1):44-4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7
1
陈凡,董传升,贾岩.
技术图景中人的主体性的获得、缺失与重构[J]
.哲学研究,2007(6):93-98.
被引量:27
2
肖峰.
“技术是什么”?——信息时代的重新解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32-36.
被引量:2
3
冯振伟.
论体育科技的本然及其嬗变[J]
.精武,2012(2):89-90.
4
肖峰.
知行接口及其哲学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11-118.
被引量:8
5
吴致远.
论技术人性化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
.中州学刊,2014(12):100-104.
被引量:1
6
张刚要,李艺.
教学媒体:由技术工具论、工具实在论到具身理论的范式转换[J]
.中国电化教育,2017(4):17-23.
被引量:32
7
范蔚,孙榕谦,杨霞.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以具身认知理论为视角[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4,26(1):50-5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陶红,唐婷.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逻辑理路与路向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53-58.
被引量:40
2
齐延平,朱家豪.
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的双重功能及实现路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6):157-174.
被引量:3
3
李康,程海燕.
生物符号学视域下的脑机传播研究[J]
.海河传媒,2020(5):30-37.
被引量:2
4
高文武.
可持续发展伦理学的两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7(9):110-114.
被引量:6
5
高文武.
对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的几点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728-731.
被引量:1
6
吴宝玲.
本质与技术:网络文学研究两种倾向的反思[J]
.文学评论,2008(2):52-56.
被引量:3
7
赵崇乐,姜立嘉.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主体缺失的哲学思考[J]
.体育学刊,2009,16(5):11-13.
被引量:3
8
朱继胜.
现代技术伦理困惑的反思与求解[J]
.前沿,2010(7):61-65.
被引量:2
9
郭素芳,刘利奎.
人与技术关系的多重审视[J]
.文史博览(理论),2010(7):32-33.
被引量:1
10
徐伟,姚蕾.
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角色规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75-78.
被引量:9
1
王颖斌,毛建儒.
“有”拒斥“无”和“有”生于“无”——海德格尔论科学中“有”和“无”的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2):121-126.
被引量:1
2
邬天启.
基于信息哲学理论关于存在问题的新思考——存在的层次、存在与非存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11):110-116.
被引量:8
3
肖峰.
技术的返魅[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4):36-39.
被引量:20
4
淳君.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J]
.作文(初中年级),2015,0(2):1-1.
5
宋荣,高新民.
不可回避的非存在问题[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5):50-55.
被引量:3
6
徐琪.
从技术本质中探析技术的可控性问题[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8):61-64.
被引量:1
7
高新民.
现当代意向性研究的走向及特点[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4):9-13.
被引量:4
8
张之沧.
后现代技术观[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3):1-7.
被引量:6
9
谢咏梅,邓磊.
关于技术进化的个案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9):45-48.
被引量:1
10
文案逻辑派! 是如何炼成的?[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16(4):7-7.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