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虚拟技术与主客体认识关系的丰富
被引量:
6
VR and the Richness of Cognitive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新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与计算机的鸿沟日益缩小 ,导致认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从主客体交互作用方式。
作者
胡小安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97,共5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认识关系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1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5-16.
2
Michael Heim.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 [ 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3. XIII,VI.
3
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255.
4
勒内·贝尔热 第欧根尼 萧俊明译.欢腾的虚拟[J].1997,(02).
5
拉扎列夫.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16.
6
爱因斯坦 许良英编译.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84.
7
约翰L卡斯蒂.王千祥 权利宁译.虚实世界:计算机如何改变科学的疆域[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12..
8
HO派特根 PH 希里特.分形-美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6.
共引文献
29
1
孟韵.
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华东理工大学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3):74-78.
被引量:5
2
刘良海.
论人的活动方式及其文化意义[J]
.东岳论丛,2006,27(5):153-156.
被引量:1
3
严登华,桑学锋,王浩,秦大庸.
水资源与水生态若干工程技术研究述评[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27(4):80-83.
被引量:1
4
高有华,王银芬.
国际高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1):117-119.
被引量:4
5
苏令银.
论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28-34.
被引量:5
6
邓晓旭.
网络传播价值体系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114-122.
被引量:15
7
刘保卫.
互联网对蒙汉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英文)[J]
.社会,2010,30(6):175-201.
8
孟丹青.
数字化时代的学报编辑素质[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1):70-72.
被引量:3
9
孙彧,蒋建国.
互联网与网络文化的传播[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4):169-170.
被引量:2
10
曾文婕.
走向文化学习——学习文化的历史嬗变与当代重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4):29-3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7
1
杨富斌.
虚拟实践的涵义、特征与功能[J]
.社科纵横,2004,19(1):100-103.
被引量:8
2
杨芙清.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
.软件学报,2005,16(1):1-7.
被引量:266
3
胡心智.
虚拟技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J]
.江淮论坛,2005(1):68-70.
被引量:4
4
陈蔚,李鹏举.
论虚拟现实技术对认识论的影响[J]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15-18.
被引量:1
5
彭列汉.
虚拟现实:认识的第三种形式[J]
.理论月刊,2003(2):63-65.
被引量:10
6
张弘政.
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63-65.
被引量:26
7
卫红春,安娜,温灵生,焦允.
计算机软件认识观辨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5):541-544.
被引量:2
8
赵沁平,怀进鹏,李波,沈旭昆.
虚拟现实研究概况[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6,33(7):493-500.
被引量:36
9
崔杏园,钱桦.
虚拟现实及其演变发展[J]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5(4):14-17.
被引量:9
10
Merriam Webster.Mem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K]. New York: Merriam-Webster, 1998.
引证文献
6
1
卫红春,任多礼,邓妙子,蒋志新,汤慧.
软件概念的哲学意蕴[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6):22-26.
2
陈为公.
VR技术的哲学意蕴及其在拓展人类认识功能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10(34).
3
于英姿,胡凡刚.
人类教师与AI教师联袂之道:从双存走向共生[J]
.远程教育杂志,2021,39(3):94-103.
被引量:14
4
安传迎.
5G+VR促进大学教学从片面沉浸化到全面沉浸化[J]
.重庆高教研究,2021,9(4):59-68.
被引量:32
5
张刚要.
VR+教育:教育中知觉经验的技术性生成[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29-35.
被引量:10
6
刁生富,李思琦,吴选红.
基于数字孪生的虚拟认识论探讨[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1):5-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郑启浦.
论莆田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4-8.
2
崔发朋,朴洪林.
5G时代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20(24):88-91.
3
张耀天,刘秀莲.
大数据时代大学思政教学技术改革的启示及反思——以“学习通”平台为例[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6):74-80.
被引量:6
4
兰国冠.
运用5G+VR技术打造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J]
.福建建材,2021(11):114-116.
被引量:1
5
任铭新,刘依林,李兰,张文勇.
5G环境下解剖学沉浸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
.解剖学杂志,2021,44(6):536-537.
被引量:5
6
陶磊,朱唯星,李貌.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转向、痛点及实践策略[J]
.江苏高教,2022(1):108-113.
被引量:12
7
劳丹,郑小军,黄伊庭华,黎育松.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AR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热点分析[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6):74-81.
8
张务农.
基于在线教学的师生人际关系管理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2(1):63-68.
被引量:3
9
蔡文璞,祝小宁.
沉浸式教学助力高校思政课改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8):56-58.
被引量:27
10
金守波,张婉婉.
“互联网+”视野下的仿真课堂建设探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2):151-153.
被引量:3
1
李平.
门茨的哲学达尔文主义[J]
.哲学研究,1996(11):60-69.
被引量:1
2
常春兰.
相对主义:一种非主流的形而上学——重新认识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的本质[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9-44.
被引量:2
3
李永礼.
泛系相对性:苏轼庐山悟——一种认知模式[J]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109-110.
4
刘猷桓.
自然辩证法的逻辑——从《自然辩证法》原著到《自然辩证法原理》[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0):7-11.
被引量:3
5
乔晓琼.
论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7):156-156.
6
姚红玉,刘粤钳.
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17-20.
被引量:5
7
陈硕.
虚拟现实[J]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2004(4):7-8.
8
郝文彬.
有色冶金中萃取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5,0(1):89-89.
被引量:2
9
刘列,许晴,徐致靖,郑涛.
人工人口生成技术研究综述[J]
.生物技术通讯,2015,26(1):40-45.
被引量:2
10
吕乃基.
物质“极大丰富”的可能性与必然性[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21(10):22-24.
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