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年第1期22-22,共1页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同被引文献4
-
1林俊生,庄晓.贵屿:电子垃圾城的重生[J].环境经济,2005(4):19-22. 被引量:6
-
2周英涛,王海鹏,刘敏,张勇,李革新.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B06):125-126. 被引量:11
-
3王春香.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困境及出路[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74-77. 被引量:14
-
4何京.国外电子垃圾处理动态及政策[J].环境教育,2004,(3):61-61.
二级引证文献8
-
1王书明,李岩.电子垃圾治理研究综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5):45-50. 被引量:5
-
2邵萱婷.德国双元系统对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启示[J].中国环保产业,2007(12):59-62. 被引量:5
-
3黄远湘.我国电子垃圾现状与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08,29(5):55-59. 被引量:7
-
4张娜,田义文.浅析国外电子废弃物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81-183. 被引量:3
-
5全翠,李爱民,高宁博.几种典型电子垃圾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及机理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16(1):45-50. 被引量:6
-
6毕娜.辽宁省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现状及保障措施[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31(8):40-42.
-
7程华亮,杨西龙.基于闭环供应链的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21):23-25. 被引量:5
-
8曾志伟,胡明哲,龙江莉.六盘水市电子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对策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3):16-19. 被引量:1
-
1汪民.在200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的演讲[J].国土资源通讯,2007(23):31-33.
-
2王太忱,李化治.两种不同的内压缩流程[J].深冷技术,2001(6):20-24. 被引量:2
-
3Foreign Company in China[J].中国橡胶,2015,31(12):28-28.
-
4Foreign Company in China[J].中国橡胶,2014,30(16):24-25.
-
5邱岩.试试用“另类”管理方法使你的企业安全工作更完美——外国公司几则企业管理案例给我们的安全启示[J].广东安全生产,2006(5):44-45.
-
6南茜.新加坡京士悄然登陆中国安全鞋市场[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5(1):54-54. 被引量:1
-
7Unemployment in South Africa: A Chinese Perspective[J].ChinAfrica,2012,4(9):11-11.
-
8Xinhua.Allegations that China'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orsens groundless[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4):18-18.
-
9杨建梅.哈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亚信息,2008(2):17-17.
-
10张艳.绿色设计 从源头实现“绿化”[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2007(12):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