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中学刊》
1998年第1期36-38,共3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同被引文献6
-
1许若平.谈“中原”观念的历史意义[J].史学月刊,1997(3):117-118. 被引量:1
-
2明跃玲.神话传说与族群认同——以五溪地区苗族盘瓠信仰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91-94. 被引量:21
-
3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49-64. 被引量:119
-
4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青海民族研究,2007,18(3):8-11. 被引量:29
-
5赵琼.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以对共有祖先的追述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3):86-93. 被引量:26
-
6黄彩文,子志月.历史记忆、祖源叙事与文化重构:永胜彝族他留人的族群认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3):64-70. 被引量:13
-
1申霄.网络“X体”现象的认知分析[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2):5-6. 被引量:1
-
2冯娟.试释“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92-93. 被引量:2
-
3张学城.《说文》古文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5):94-99. 被引量:2
-
4零奇燕.“主席”考源[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2):60-62. 被引量:1
-
5白俊骞.《康熙字典》古文研究一瞥[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39-42.
-
6林雯.也谈“陈同学”[J].咬文嚼字,1995,0(11):26-26.
-
7刘萍萍.政治演讲中的文化语境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55-356. 被引量:3
-
8李名方.心理认同度是检验修辞效果的唯一标准[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19(1):55-57.
-
9顾兰芳.“清”字源流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5-117. 被引量:1
-
10张富海,裘锡圭.汉人所谓古文研究[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4):6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