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事调解制度背离民诉规律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提倡判决,还是提倡调解,实质上是对国家制定的大量实体法是否不折不扣地执行的根本性问题。民事调解制度是传统文化对公民权利与现代法律文化的漠视。民事判决的意义在于稳定民事法律关系,严格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国家的权威性判定,能起到教育公民守法,预防纠纷的产生,减少民事纠纷的作用。
作者
石梅堂
机构地区
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法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3-55,共3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民事调解制度
现代法律
民事判决
实体法
民事法律关系
公民权利
守法
严格
权威性
教育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94
1
李显冬,姜涛.
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J]
.学习与探索,2006(4):116-119.
被引量:5
2
张晋红.
法院调解的立法价值探究——兼评法院调解的两种改良观点[J]
.法学研究,1998,20(5):109-115.
被引量:79
3
朱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
.比较法研究,1998,12(1):68-74.
被引量:92
4
强世功.
“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J]
.比较法研究,1998,12(3):47-59.
被引量:47
5
姜丽萍,张建华.
论我国民事调解的发展趋势[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2):96-99.
被引量:3
6
李浩.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4):68-74.
被引量:46
7
李浩.
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
.法学评论,1996,14(4):11-16.
被引量:83
8
江伟,王强义.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1(5):157-170.
被引量:14
9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7
10
首都经济学界、统计界、新闻界 座谈《中国统计年鉴——1981》出版[J]
.统计,1982(6):11-15.
被引量:236
引证文献
11
1
林轲亮.
论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20):280-281.
被引量:6
2
宋朝武,黄海涛.
从过程分析的进路解读法院调解的困境[J]
.法律适用,2006(12):2-5.
被引量:8
3
刘新红.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16(6):36-39.
被引量:1
4
刘新红.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续的合理性[J]
.经济师,2007(11):84-85.
被引量:2
5
张明友,吴辉.
对法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构想[J]
.中国检察官,2009(2):25-27.
被引量:3
6
宋新宇.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6):104-106.
被引量:4
7
任方真.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行为法律经济学[J]
.福建法学,2008,0(2):23-28.
被引量:1
8
储振宇.
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刍议[J]
.法制与经济,2013,22(24):31-32.
9
宋昭澜.
诉讼中强制契约与自愿契约之比较——二审合同类案件调解结案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4):141-148.
10
张娟.
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调解制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68-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郑海山.
大数据时代建构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系统的路径探讨[J]
.湘江青年法学,2018,4(1):68-87.
被引量:4
2
魏建新.
法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法律实践中的教育[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4):3-18.
被引量:1
3
龚兵.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矛盾与互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135-136.
被引量:1
4
李长健,王悦.
法治语境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构建——以行为主体为切入点[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25.
被引量:3
5
王睿,韩颖梅.
理工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模式[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31-133.
6
郑曙光.
《非诉讼法律行为演练》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6):89-93.
7
王丹.
论法学实践教学形式[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0(3):84-86.
被引量:1
8
黄大威.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36-139.
被引量:9
9
成凡.
从引证看法学——法学引证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J]
.法商研究,2005,22(1):146-154.
被引量:19
10
王同舟.
浅论法院调解制度[J]
.中国商界,2010(5):329-329.
被引量:1
1
江永明.
对当前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的探讨[J]
.江淮法治,2010(16):52-52.
2
张琼华,徐婷.
试论我国法治现状及法律文化建设[J]
.理论月刊,2001(10):27-28.
3
郭振兰.
我国现代法治与法律文化的重建[J]
.时代法学,2000(5):45-46.
4
王哲.
依法治国与全民守法[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8):145-146.
被引量:1
5
裘鸿炎.
守法是文明的起步[J]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6(2):29-31.
6
曹寄奴.
现代法律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J]
.南京社会科学,2006(5):139-142.
被引量:1
7
崔淑霞.
公民守法路径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2016(5):76-78.
被引量:1
8
刘焯.
论社会主义的公民守法——兼与封曰贤同志商榷[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8(4):71-75.
9
文竹,刘建林.
浅论法官的业务素质[J]
.林区教学,2006(12):92-93.
10
张艳玲,邓红梅.
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探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70-71.
法学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